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宣布将50余家中国科技企业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涉及AI大模型、服务器、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浪潮信息子公司等。这是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首次调整清单,意图通过技术封锁延缓在高科技领域的突破。
制裁逻辑与产业影响
精准打击技术链:此次清单聚焦AI算力基础设施(如服务器厂商中科可控)、大模型研发机构(智源研究院)及量子技术企业,直指中国“十四五”规划中“数字中国”的核心环节。
长期博弈加剧:自2018年以来,已有超600家中企被列入清单,倒逼国产替代加速。例如,华为昇腾AI芯片、寒武纪算力平台的崛起,印证了“制裁即催化剂”的悖论。
政策对冲:近期通过《科技自立自强促进法》,加大基础研发投入,2025年R&d经费占比预计突破3.5%。
市场韧性:被制裁企业股价波动有限,如浪潮信息当日跌幅不足2%,反映市场对“国产化替代”逻辑的长期认同。
A股缩量震荡:结构性行情的分化与机遇
同日,A股成交额缩至1.15万亿元,上证指数围绕3300点拉锯,板块轮动加速。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人形机器人、化工、养殖领涨,而银行、电力等传统板块承压。
极致缩量的三大诱因
政策观望情绪:3月末正值年报密集披露期,机构对一季度经济数据及后续稳增长政策持谨慎态度。
主线板块分化:科技与红利两大主线同步调整,如中芯国际、中国移动等权重股疲软,导致资金分散至细分赛道(如pEEK材料、鸡苗养殖)。
外资流动波动: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约50亿元,加剧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