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黄巢与王仙芝
黄巢,曹州冤句人(今山东荷泽西北),出自盐商家庭,虽然地位不高,却也衣食无忧。在当时“官本位”风俗的熏染下,学而优则仕,自然是他最渴望的出路。
黄巢自小接受过较好教育,据传他五岁时在与祖父的对诗中,便能吟出“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佳句。
我们先且不去管这则传闻是真是假,至少证明黄巢并非是个不通文字的大老粗。
除此之外,黄巢还能骑善射,剑法出众,颇有豪侠之风,堪称文武兼具。
成年后的黄巢与同年龄的官宦子弟一样,来到长安开始他的“逐梦之旅”。
只可惜他既无李白、杜甫那样名满天下的才名,也缺少能拿得出手的过硬靠山,他只是个盐商之子。
商人,在古时“士农工商”的阶级分层中位居老末,因此他自然屡试不中。
当第四次科考仍名落孙山后,黄巢悲愤难忍,挥笔写下《不第后赋菊》这首脍炙人口的绝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千年过后,我们仍能从这首诗中品味到黄巢对社会的强烈不忿,以及改天换日的壮志豪情!
不甘心被命运作弄的落第秀才黄巢,毅然决然离开了繁华富庶却又充满不公的长安,返回了家乡曹州,继承祖业作了一名盐商首领。
唐朝末年,贩卖私盐绝对是个高利润、高回报、高风险行业。
不少胆大的人趁着政府管控能力变弱,拉帮结派售卖私盐,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准武装力量,王仙芝、黄巢无疑都是威信足以服众的佼佼者。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王仙芝攻陷曹州。
黄巢带着侄子黄揆、黄邺、黄存,以及外甥林言,聚众数千予以响应。
被重税盘剥的百姓,以及庞勋起义时的幸存部众争相前来归附,仅用了几个月,义军数量便猛增到了数万之多。
王仙芝、黄巢合兵一处,实力大增,义军在鲁、豫一带攻城掠地无人可敌!
与此同时,淮南各地也纷纷起兵响应,多者千余、少者数百,如同野火燎原般不可收拾。
朝廷终于坐不住了!
乾符二年(875年)十一月,诏令淮南(今江苏、安徽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忠武(今河南中部,辖许、陈二州)、宣武(今河南东部,治开卦)、义成(今河南北部,辖滑、郑二州)、天平(今山东东南,辖郓、曹、濮三州,治东平)五军节度使各自领兵,征讨、招抚本地义军。
十二月,王仙芝进犯沂州(今山东临沂境)。
平卢节度使宋威(今山东淄博、青州一带),上疏奏请朝廷增派五千援军,会同本部兵马进击贼寇。
朝廷任命宋威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为其加强禁军三千、重骑兵五百,统一组织征讨事宜。
同时,任命岩州刺史(今广西贵港境)高杰为沿海水军都知兵马使,进击王郢。
诏令福建、江西、湖南诸道观察使、各州刺史,加强所属军队训练,动员乡村民众自备武器防贼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