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经过二十多年的穷兵黩武,打穷了大唐,也耗尽了自身国力。其人口在与大唐作战中更是死伤无数,以至后来发展到了征召十五岁以下少男为兵,让妇女代替男人耕种的地步。
南诏大臣早已厌倦了这种无休无止的征战,赞成和谈的越来越多。
而此时的大唐,王仙芝、黄巢起义已经席卷全国。朝廷官员忙于抽调兵力四处扑火,没功夫再去搭理南诏。在高骈与岭南西道节度使辛谠的共同努力下,南诏虽然还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纠缠不休,但已失去了与大唐对抗的实力。大唐也得以从边境削减军队,全力征讨义军。
乾符五年(878年),能打仗的高骈被调往内地进击黄巢,忠武军(河南陈州、许州)节度使崔安潜,接替高骈镇守西川。
崔安潜虽没高骈名气大,却也是个务实能干的官员。他一到成都就设计将城内作乱的盗匪剿灭,并在忠武军所辖陈、许二州征募壮士,与当地蜀人混编在一处训练,培养出了三千精锐士卒。
为了增强荣誉感,还让他们模仿忠武军穿着打扮,头戴黄色帽子,号称“黄头军”。又选拔千余人,装备了先进的连发弓弩,请朝廷派来的洪州弩手教习射击,号称神机弩营。
在崔安潜的领导下,西川军队战斗力陡升。有了精锐军队作后盾,崔安潜对南诏的态度更加强硬,他反对高骈提出的和亲政策,认为南诏不过是边远小郡,与他们和亲实在有失大国体统。
在南诏使者赵宗政前往成都交涉和亲一事时,崔安潜指着赵宗政,态度强硬的说:“回去告诉你们国王,如果还想进犯西川,让他亲自带兵速来,看我不活埋了他!”
南诏没有胆量进犯西川,转而小规模袭扰安南(今越南)。
乾宁四年(897年),南诏内乱,将领郑买嗣杀死法,立法之子舜化贞为国王。
又于昭宗天复二年(902年)起兵叛乱,杀死了末代国王舜化贞,以及南诏宗室八百余人,自立为帝,建立大长和国。
建国一百六十余年的南诏,最终还是与吐蕃、回鹘一样,在与大唐的长期对抗中,先于大唐走向没落与灭亡!
郑买嗣是唐人后裔,其先祖郑回为玄宗时期的西泸令(今四川西昌境),在南诏入侵中被抓获。因其精通儒学,得到时任国王阁罗凤的赏识,由此成为皇子师傅,并官拜清平官(南诏宰相),逐渐成长为南诏的豪门权贵。
南诏因唐而兴,同样因唐而殁,特别是亡于唐人后裔之手,怎不令人感慨冥冥之中自有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