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只见冒烟(2 / 2)

这种战斗,她在南颖的时候,已经打过一回了。

“快,列战斗队形,冲过去——”

周香玉一声令下,二千人马迅速排成尖刀形的冲锋阵形,向前掩杀,按说这二千人马真的不多,在孙献忠率领的三万大军面前,不值一提,但是,这等于是背后突然捅刀,一下把孙献忠给打乱了。

“杀啊——”

骑兵呐喊着从淮西兵的背后杀了,又快又猛。

淮西兵正在攻城,受到背后的袭击,赶紧停止攻城,对付周香玉的人马。

战场上,讲究列阵而战的步兵或骑兵,对付突然袭击,最为不利,这可不是现代热兵器作战,你掉过头来,端起冲锋枪就能扫射,古代,得骑兵列阵,步兵列阵,弓弩手、长枪手,有次序、有准备地来,才能形成巨大的战斗力。

乱糟糟地一锅粥似的迎敌,很难办。

孙献忠又怒又急,奶奶的,自己攻城正在不顺,城里“光打雷不下雨”,看见烟火,不见混乱,城上防守严密,正自准备持续猛攻,结果背后又杀来人马,这……真是火上烧油。

他赶紧部署:“暂停攻城,对付后面的人马。”

他亲自跨马提刀,来迎战周香玉的部队。

等孙献忠匆匆从城下赶来,结果又发现了令他更加吃惊,更加恼怒的现象——

从另外的方向,又有队伍袭击过来。旌旗招展,战马奔腾,队伍排成冲锋阵形,正向着自己包抄。

其实,这就是李愬的“一城多点”计划。

自己率一部分兵马守城,把另外几路人马,都驻扎在城外,等敌人来攻城的时候,周香玉、李宪等人,再率部从敌人背后袭击,大家一动俱动,使敌人腹背受敌。

这样,便能弥补自己兵力少的缺陷,比困守一座孤城,自然要高明得多了。

……

孙献忠举起大刀,瞪眼喝道:“跟我冲杀——”

眼下,几路敌人都向自己包抄,也只有猛冲猛杀,才能击退敌人,于是,淮西兵赶紧排列迎敌阵形,乱乎乎地跟着孙献忠,紧急迎战,还没准备好,周香玉已经率先杀到了。

周香玉骑着大青马,一马当先,直奔淮西兵,她最喜欢这种“痛痛快快”的冲杀方式,队伍象一把钢刀似地锲入敌人阵地,大杀四方,就和她的性格一样直爽。

“杀——”

迎面,杀来一员敌将。

这员敌将手里举着一把大刀,动作迅猛,骑马飞驰,背后的旗号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孙”字,原来正是淮西兵的主将孙献忠到了。</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