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说起我们的周大人,在办完移交之后,带着一丝惆怅,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得意回到安东老家,准备行装,和妻儿告别,准备到京城报到。
得意的是,自己现在总算是升了一级,由正九品到正章做得不错。”
“史知县能够中进士,文章自然是好的。”周楠心中一动,素姐的文化水平高,梅朴当年中式就是她做的枪手。或许,我应该向她讨教一下。
素姐已经坐满了月子,人比以前胖了些。
夫妻二人,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周楠就和她说起了自己要去参加科举的事情,最后叹道:“我已十多年没摸过书本,以前学的西都还给了先生。现在去考,怕是不成的,娘子何以为教我?”
素姐问:“相公现在是什么情形?”
周楠:“字认得,能断句,至于文章,公函能写,》开始,这三本书学完,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然后就是《四书》和《五经》,待到读全了,就可以学习经义。学完经义,就可以着手写;《中庸》三千五百六十章自己在读中学的时候也读过。
当然,背熟这五本书只是开始。明清的科举考试写。你把这些范文都读一遍,甚至背下来。然后按照格式,东一句西一句拼凑成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