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祖孙不肯起,官轿又不能一走了之,于是,一行人就这么停在了大道上。
这时,一个神态高傲的随护从后面走过来,昂着下巴问:“蒋大人,公子命我来问,何时可以进城!”
轿中传来温和的声音:“有劳公子稍候,遇到了一点突发事件,下官这就解决。”
“你说的解决,就是在这苦劝吗?这要劝到什么时候?”那随护语气冷硬,“这一路风餐露宿,公子为着皇命,一直将就你蒋大人。现在都已经到了东宁,想尽早歇一歇都不成?”
轿中沉默了一息,回道:“是我疏忽了。雷鸿!”
那护卫应声而来:“大人!”
“你将这位婆婆与她的孙女,一起带回衙门。”
护卫刚要应是,后头又缓步行来一个年轻女子。
看她衣着仪态,比之高门千金都不逊色,出口说的却是:“蒋大人,公子命奴婢转告您一句话。”
蒋文峰只得先按下:“阿绾姑娘请说。”
这位阿绾姑娘语气平平:“公子说,您既然号称青天,那应该为民做主才是。既然这妇人号称有冤,您不当众审清,还她一个公道,怎么叫青天呢?”
此话一出,临桌的书生就有人忿忿一甩折扇:“岂有此理!这是拿话逼蒋大人当众审案!”
另一人也道:“太过分了!这位杨公子,我还以为他是忠良之后,应该是个明事理的人,没想到也和那些人一样!真是个蠹虫!”
“嘘!”一位同伴忙制止,“好歹是皇族之后,切不可过分无礼。”
劝完了,自己也摇头叹气:“明成公主深明大义,怎么孙辈这么……”
明微的眉头却蹙了蹙。
真是这样吗?
外头的百姓们可想不到这么多,觉得杨公子这位侍女说得句句在理,便有人附和:“是啊!蒋大人,如果她们真的有冤,明天审和现在审不一样吗?”
“对对对,何必劳累她们老妇弱女再跑一趟?”
“没错没错。”
声势一起,再想压就容易了。
知府这边掀开了轿帘,下来拱了拱手:“蒋大人,既然百姓有求,您就审一审吧。此案是永平县上报的,下官已经看了卷宗,找不到错处。若是果真有冤,您来辨一辨,也免得下官判下一桩冤案,日后留下污点。”
此话一说,轿内传出一声叹息。
百姓声呼,又有知府这般说话,蒋文峰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轿帘掀起,他亦下轿来。
但见这位蒋大人,比众人想象中年轻得多。他十峰指了指茶寮:“你去向店家借个地方问案。”
“是。”
店家早就惊动了,蒋青天在自家茶寮问案,这等扬名之事,岂会不允,当即应下。</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