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爷连《平吴大诰》都给翻了出来,可见其决心到底有多大了。
强撑着将《平吴大诰》还给了王承恩之后,来宗道才再一次躬身道:“陛下之意,是在安南设布政使司?”
崇祯皇帝用一副关爱智障的目光看向了来宗道:“要不然呢?扶持陈氏幼主?还是胡氏?还是黎民?
另外,安南此地与别处不同,设置布政使司倒也不急,先设置总督府吧,同爪哇、吕守等地旧例,总督其军民之事。”
崇祯皇帝有些难以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穿越者想着种田发展——实际上,换个时间段穿越,种田是个正确的思路。
可是在崇祯年间这段时间里,谁想着种田谁死的最惨!
原因很简单,小冰河时期的天灾不断,你种个屁的田?
种子种下去了,结了果,然后一场灾难全毁了,老百姓照样吃不上饭。
别说什么科技树,也别说什么内政,吃不上饭的百姓有多可怕,看看被崇祯皇帝亲自下旨屠光的宜川城就知道了!
那是真的会吃人的!
还有些蠢货总想着一次性的改变教育,改变制度,改变这个改变那个,当真有了厂卫就万事大吉了?
两百多年,所有的百姓都习惯了武大臣们就更安静了。
这时候怎么说都是错。
答应阮氏的条件,不可能,没听郑主都已经直呼阮主阮潢的名字了?
阮潢可是郑主的岳父大人,要不是被气急眼了,郑主大人何至于这般失态?
不答应阮氏的条件,万一崇祯皇帝先到了阮氏的地头上面怎么办?
现在就让黎维祺去阮主那里?
别扯蛋了,郑主现在好歹还占着个大义的名分,倘若真个让黎维祺去了阮主那里,郑主大人连大义名分都没有了,后面还玩个屁!
然而一时半会儿的,又怼不死阮主……
沉寂了半晌之后,郑梉才开口道:“礼部命人去拜见大明皇帝陛下,将阮贼割据江南之事告知陛下,望陛下能体谅我等小国国情,直来北地。”
郑梉想不到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了,现在也只有把情况跟大明皇帝说一下,邀请大明皇帝来北边——最好能在见到崇祯皇帝以后向他老人家哀告一翻,让大明爸爸支持自己怼死阮贼。
礼部官员躬身应了之后,又接着道:“可是,大明皇帝的旨意里,还要求国主下诏申饬您与阮主……”
郑梉的脸色越发的黑了。
老子的大名,都传到明国皇帝耳朵里去了?
前一个跟自己一样有名的家伙,姓胡,然后姓胡的就没了,被大明给彻底怼死了。
现在崇祯皇帝点名了要求黎维祺下诏申饬自己,是打算支持黎维祺还是打算弄死自己?
如果打算支持黎维祺倒也好办,毕竟这里是黎朝,而不是大明,崇祯皇帝的诏书接了也就接了,执行不执行的是另一回事儿。
如果崇祯皇帝打算弄死自己呢?自己又该如何是好?
与此同时,远在顺化的阮潢也同样召集了一大批的大臣,开始讨论起了崇祯皇帝要来的这个问题。
倒不是崇祯皇帝下了两份旨意,而是屁大点儿地方的安南国,由北向南传递消息的速度虽然不是很快,可是也绝对说不上慢。
北边郑梉得到崇祯皇帝的旨意之外不久,阮潢也同样得到了消息。
ps:限免的时候正常更新的作者,应该没几个吧?所以,今天还是正常两更……尤其是,这个限免还是朕特意找责编要来的。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