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办好讲武堂,张作霖不惜血本,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聘请了一批高级军事教官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i>
,购置了大量教学设施、武器弹药,还修建了国内军校中数一数二的校舍设施。
东北讲武堂毕业的学员包括东北军几乎所有中高级军官,在提高东北军战斗力与凝聚力、促进东北军正规化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将东北讲武堂改称为东北陆军讲武堂,下令将校址由小东边门迁移到东大营,并在北京、黑龙江省和热河省都设立了分校。
楚鸣之所以不愿意上讲武堂,并不是对讲武堂有什么看法,而是他不想从军。
在东京大学楚鸣学的是化学专业,按本意他应该去做实业,这样才能让所学的专业发挥最大作用。退一步,就算是在东北大学做教授,也不至于把专业丢掉。可是,进了讲武堂,他学的专业还有什么用处?
再说了,讲武堂都是一群武夫,他可不想混迹其中。对东大教授这份职业,目前楚鸣还是很满意的。
东北大学对教师的待遇很高,在全国首屈一指。
以教授为例,预科副教授月薪最低为150大洋,教授最低为260大洋。本科副教授月薪最低为180大洋,教授最低为300大洋。而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都不及东北大学,还常常欠薪。
作为理学院化学系本科副教授,楚鸣每月有230大洋的薪水,甚至比作为民政厅厅长的父亲还多20个大洋。让楚鸣辞去现在的工作去讲武堂,他心中当然不乐意。
不乐意归不乐意,可父亲这里还不能硬扛,他只能采取既定的方针:拖。
楚鸣缓缓坐在父亲对面,笑嘻嘻对父亲说:“您的心思我明白,可您也得让我再考虑考虑,毕竟这是件大事,不想好了将来说不定要后悔死的!”
楚烈默默望着楚鸣,他太了解儿子了,知道儿子在用缓兵之计,却也无可奈何,总不能自己替他去讲武堂吧?
楚烈耐下心来继续说:“东北讲武堂副监督周濂和我是老朋友了,我已经和他说好了,明年开春讲武堂招收第11期学员,到时候你不用考试了,直接入学就行!”
楚鸣没想到父亲行事这么果断,连入学的时间都给自己定好了,他苦着脸一言不发。
“鸣儿,别怪父亲逼你!”楚烈放缓了语气,“你想做实业也好,你想教书也罢,在国家强盛的时候都没有错。可是现在形势混乱,要想实现抱负必须从军,只有手中有了军队其他的才会有保障!就连张少帅,如果不是因为上了讲武堂,也不会有今天!”
张学良上讲武堂的事,楚鸣同样不止一次听父亲讲过。
张作霖重办东北讲武堂,张学良便进入讲武堂炮兵科学习,成为讲武堂炮兵第一期学员。
1920年春,张学良从讲武堂炮兵科毕业,名列第一,被授予炮兵少校衔,并正式被擢升为奉天督军署卫队旅第二团团长。
由于有了讲武堂的底子,张学良开始训练新军,整军经武,为日后掌控东北和戎马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见楚鸣不语,楚烈叹了口气:“日俄战争后,你祖父执意让老家到东北从军,谁知阴差阳错,我没有从军却最终从了政,现在想想,真是辜负了他老人家的期望!”
祖父让父亲从军的事,楚鸣从小就听父亲说过,没有从军这件事是父亲心中一直的痛。
楚鸣的祖父以前是一名教书先生,后来年纪大了便回宁波老家颐养天年。楚鸣从未见过祖父,不明白做教书先生的祖父,为何执意要让当年还年轻的父亲离开家乡前来东北从军。
“这事你在考虑考虑!”见楚鸣依然不语,楚烈话题一转又说:“马上进腊月了,我和你妈今年要回老家过年,到时候你一起回宁波,去见见你祖父,也算是认祖归宗了!”
见父亲不再逼自己,楚鸣爽快的答应了回老家的要求。说实话,他对素未谋面的祖父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