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 搞隐身战机也只为军方的经费(1 / 2)

“你可知道,搞那玩意儿,需要多少钱?咱们国内连搞个三代战机都痛苦的不行,你要好高骛远!”郑宇成被谢凯给气乐了。

隐形战机,以国内目前的基础,根本没法搞。

郑宇成不知道隐身战机需要一些什么技术,但是他知道,跨越一两代,那都是天堑。

要不然,国内的装备水平比世界上差距会落后这么多?

“谢凯,咱们国内的基础,你知道的。”汪贵林也苦笑不已,“先不说需要多少钱,仅仅是那样的战机有些什么技术指标,咱们都整不清楚。国内估计也没有明白人。”

谢凯的想法,从来都是天马行空,在国内条件下要搞跨代战机研究,很难。

“别人不明白,我难道不明白?”谢凯耸耸肩,关于隐身战机,他了解的甚至比普通战机更多,用于预研,提出各种技术指标,完全不是问题。“前期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不需要花费多少钱。毕竟,现在咱们搞,不是正式立项,而是算预研……”

国内电子系统不行,计算机产业不是谢凯弄了个芯片,同样痛苦不已,至于隐身设计的气动布局啥的,更是痛苦。

谢凯如何能不明白?

早点开始张罗隐身战机,不让美帝的f-22独孤求败,更不让他们的隐身轰炸机笑傲江湖。

在三代战机项目上,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有能力研制。

到了隐身战机上,就连传统的欧洲工业强国英德法这些国家都是无能为力,苏联解体后的老毛子,搞个t-50都用了不知道多少时间没见着服役,更是坑得三哥家底都快要空了。

唯独络上可以知道的。

理论上说,这些说法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超音速巡航能力,这玩意儿就不用做过多的解释吧?”

“这个你不用多说。”其他人都明白。

超七工程之前被下马的歼-9战机项目,不仅要求超音速巡航,更是要求更高的性能。

谢凯也不准备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这不仅需要考虑战机的外形气动布局设计,更是对整个动力系统也有着要求,跟超机动能力一样,对动力系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至于超机动能力,这关系到优异的气动布局设计,同时也需要更好的发动机。”谢凯在犹豫,要不要说说关于矢量引擎的事情。

新一代的隐身战机,必须使用矢量引擎,才能提供更大的机动性能。

四代战机的超机动能力,有一条硬性要求,那就是具有过失速机动能力,即大迎角下的机动能力。

矢量发动机可以保证在飞机作低速、大攻角机动飞行而操纵舵面几近失效时利用推力矢量提供的额外操纵力矩来控制飞机机动。

还没等谢凯说完,就被汪贵林给打断了,“我们连最基础的涡扇发动机都没有,国内航空工业心脏病的问题你不是不知道。要是有发动机,甚至歼-9都不用下马了……”

“是啊,小谢,这问题确实非常严重。你不会想要让蓉城发动机厂再为这个项目开发新的发动机吧?”齐志远同样皱着眉头问谢凯。

航空发动机的研发投入,太大了。

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得到成果。

任何一款发动机,特别是性能要求更高的发动机,一旦开始搞,没有国家财政支撑,将会对整个基地的资金链造成严重影响。

404现在涉及到的航空项目,没有任何一个项目有着发动机,超七如果不是从苏联引进发动机,同样面临没有发动机的问题。

为了超七项目,谢凯可是一次采购了两百台发动机呢。

“早晚,我们都必须在这上面补课的。”谢凯幽幽地说道。

不提发动机问题,大家还能愉快地交流下去。

谁不知道,中国航空工业心脏病问题?

或者,整个中国工业系统中,发动机技术这块,都是有所欠缺的。一方面是国际上对中国的封锁,另外一方面就是中国基础太差。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能制造出来的东西,没有几样。

后来在苏联的援助下,才建立起工业基础……

“可你这个项目要是搞起来,我们就需要配套的发动机项目,无论是运十的发动机,还是目前的超七工程的发动机,都不是一点经费跟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我们没有可能同时上马三个发动机项目。”汪贵林神色严肃,“基地的财政根本就支撑不起更先进发动机研究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