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阅兵(2 / 2)

崇祯聊天群 叫天 3161 字 2018-07-09

老百姓不傻,建虏从蓟镇破关而入,不等于关宁军就没有责任。因此,当关宁骑军的方阵过来时,刚还热闹的百姓,一个个都沉静了下来,只是默默地看着这支方阵而已。

关宁骑军将士,看着这一切,感觉到百姓情绪上的变化,不由得一个个有点黯然。他们也知道,曾经的那些事情,是关宁军身上的污点。有家破人亡的经历,又如何能让人为他们而欢呼?

忽然,有一人大声赞了起来:“好一支骑军,可是在大黑山一战中戏弄建虏,而后千里奇袭,夺取了海州的那支骑军?”

这个声音刚落,另外有人带着兴奋和赞许回应道:“没错,就是这支骑军了,调动建虏兵力,不但让建虏来回奔波,徒耗军力,甚至还把海州的建虏主力也调了出来。我还听说啊,那些甘愿为建虏走狗帮凶的艾曼儿部,因此成了建虏发泄怒一武,并驾齐驱,和前面方阵尽显不同。方阵中的将士,和前面方阵的将士一对比,都能让人明显察觉到他们一个个都带有特别的气质。这或者就是“读书人”的军队?换成以前,全军都识字,或者能识字,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匪夷所思!

当所有的方阵走过之后,百姓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新军了。不但他们的胜绩,还有他们的军制,监军的特别,未来军制的革新,有太多的话题可以谈了。

小声讨论到后来,大明百姓们有点无法想象,又或者说,又无比期盼,如果将来有一天,大明所有的军队都如同新军这样,那会是怎么样一个场景?大家还会不会歧视武人,还会不会觉得只有匹夫之勇?又或者,如今军户废除,去当一回兵,是不是也是划算的事情了?

在他们的低声讨论中,所有受阅的军队来到了奉天门广场。在忠烈堂前旗杆下面的台子上,崇祯皇帝一身金盔金甲,早已领着文武百官等候在这里。

受阅军队经过这里时,每个方阵的将士,几乎犹如一个人一般,齐齐地抽出腰刀,竖起在腰侧,转头看向崇祯皇帝,或者目光中只有崇祯皇帝一人,齐声吼道:“保家卫国,马革裹尸!“

这些将士们,每个人的表情肃穆,表达着他们对皇上的誓言。

崇祯皇帝点头示意,等方阵过去,他便大声感慨道:“武将不惜死,文官不爱财,则天下平亦。但朕今日想说,文人不爱财,武人不惜死,天下太平亦!”

在他身后的温体仁等大明高管们听了,不由得一个个若有所思!皇上这话虽然只是改动了很少几个字,可这意义完全不同了。

平时的贪污案中,又岂是文官而已,底下的吏员更是其中好手,甚至有一些,文官不贪,吏员在其下捣鬼,腐败一样盛行!要治理贪腐,绝对不是只要求文官而已。

而武人这词一改,其中隐含深意更甚。军队乃是皇上之军队,无论武将又或兵卒,如果说武将之决定就定军队之事,那是不是说军队乃是武将之军队?以前什么岳家军,戚家军什么的,也太多意思在里面了!

这么想着,温体仁等人看着崇祯皇帝的背影,一个个心中凛然。皇上天纵神武,英明绝伦,以前只有开国帝王才能知道的东西,他却能心知肚明。皇上,英明啊!

等到受阅军队经过忠烈堂前,绕了一圈,最后到达皇帝前面的空地,人人下马,一手牵着缰绳立正肃穆时,广场上安静了下来,不管文臣武将,不管百姓军卒,所有人都注目着那位穿着金盔金甲的当今天子。

关闭了聊天群系统连绵不绝地成就值提示声后,崇祯皇帝面对着人山人海,神情肃穆,大声地说道:“大明虽建国久矣,朕虽然年轻,可要是谁以为大明老矣,朕年轻可欺,就尽管放马过来看看!“

声音中带着威严,带着浓浓地自信。哪怕经过大汉将军的传音,个中意味也尽且传到广场上的每个人耳朵里。

刚过去的阅兵仪式,已经让大明军队的胜绩再一次得以传诵。大明军队的威武,再次深入人心。

此时此刻,皇帝的这番话,让奉天门广场上所有人的心中都有答案:大明虎贲在此,圣明天子之前,谁敢挑衅?</content>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