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等于送上门的投名状啊。
……
“朝廷出师常为西人所困者,以出界便入沙漠之地,七、上前道。
徽宗示意:“胡卿但说无妨!”
这时,一直未曾做声胡师文出班奏道:“陛下,童太尉领军西北十数载,屡败西夏壮我大宋声威,童太尉麾下西北边军更是猛将如云,然我大宋素来是以文制武,前朝武将坐大才致使藩镇之乱……”
听胡师文说话左绕右绕,徽宗赵佶有些不奈烦,“胡卿想说什么,尽管直言!”
胡师文道:“臣是想说,童太尉谋略武功本朝无人能出其右,如今童太尉己近暮年,臣建议陛下应派些青年才俊跟在童太尉身边观摩学习,由童太尉为我大宋培养下一代帅才,而本朝以文制武,这些青年才俊当是以文官为好!”
文官在大宋的官|僚体制里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纵是胡师文将话说成这样,一众武官却不能说不出什么。
“臣认为胡大人此言甚是有理!”胡师文的话音刚刚落下,便有门下走狗出来捧哏。
随即又有其他党羽上前跟风,当然是事先商议好的。
听到胡师文奏报,徽宗赵佶思虑了片刻目光向左右望去。
邓洵武也是跟着奏道:“胡大人所奏甚是有道理!”
徽宗赵佶凝神思索了片刻,也是点了点头:“胡卿所奏甚是,国无常备之将必有患,前朝之鉴又不可不取,以文制武更是太祖皇帝立下的训诫。”
“我大宋每三年取士千余,青年才俊更是无数,应派谁去才是?”
邓洵武、白时中、胡师文三人做了半天铺垫等的就是这句,闻言急道:“当是应派曾立下过功绩,又得陛下信任的青年才俊才是。”
大宋除了西北边境之外,这些年可谓是歌舞升平,文职官员打仗立功的那可就如同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所有人的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乐天。同时,立于乐天身边的一众官员,也是不约而同的目光落在了乐天的身上。
坏了!乐天心中暗叫不好,这是让自己上战场的节奏呐。
心中想起邓洵武、白时中、胡师文三人的关系,乐天更是瞬间明白过来,这分明是三人之前做好的局,要的就是自己去上战场,再说那童贯与蔡京当年便是相互为助力,相互扶持对方才有了现在的地位,做为与蔡京一个鼻孔出气盟友的童贯,能让自己活着离开西边么?
再次抬头向丹墀上望去的时候,徽宗赵佶的目光也是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这时又有蔡京党羽门徒出班奏道:“启禀陛下,今朝堂之上以三旬年纪任职七品之人皆可称为年轻才俊,然臣观朝中年轻众臣中,并无有与集英殿乐大人相比者,所以臣建议乐大人去西边以观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