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等口口声声不相干的人,乃是新晋武功伯,李秘李爵爷,今番代天子巡视地方,正好到了金陵来,你们这么闹腾,地方上哪里还有半点脸面!”
李秘虽然放弃了所有官职,为了让朱翊钧放心,甚至把神机新营提督内臣的职务也主动请辞了,但朱翊钧也是投桃报李,给了李秘一个巡视的特权,为的是让地方官场配合李秘追捕周瑜以及吴营的余孽。
所以王士骕也并非刻意恐吓,加上封爵在大明朝实在是太过稀罕,万历朝二十几年了,才将军界大佬李成梁封了个宁远伯,李秘受封武功伯的事情,也就太过轰动了。
更何况张家这种家世,贴近文坛,最喜欢打听朝堂上的事情,张鼎思即便卸任养老,听说李秘被封了武功伯,仍旧上书谏言,张家人自是清楚的。
张鼎思这种科道言官,主要工作就是弹劾别人,而且大明朝的言官还有业绩考核,弹劾不够那么多人,就要挨罚,朝廷是鼓励你弹劾别人的,不管有没有证据,哪怕只是隔壁老婆子听来的官,戚长空在周瑜手底下锤炼了这么多年,想要杀他简直易如反掌,根本不需要多费心思,现场甚么的也就无所谓了。
王士骕和张家人还在理论,李秘却已经走进了房中,此时张鼎思果真是被摆放在了床上,甚至盖了一张崭新被子。
地板有些滑腻,想来家仆适才连地上的血迹都清洗干净了,被子甚么的也都更换一新。
他的双眸微闭,借着灯火,能够看到浑浊如毛玻璃的眼睛,眼角处却有一圈痕迹,想来是这些人觉得死不瞑目太过难看,想要闭合张鼎思的眼睛,才弄出来的淤迹。
李秘有些不解,按说以戚长空的本事,即便不用刀剑,也能杀死张鼎思,为何会留下血迹?
李秘解开张鼎思的衣物,确实没有发现刀剑伤口,倒是胸口处凹陷了一块,能够明显触摸到断裂的肋骨,想来该是肋骨断裂,刺穿肺部,导致了最终的死亡。
除此之外,张鼎思便再无伤痕,张鼎思虽然老了,但身子骨倒是硬朗,能够一拳打断肋骨,而且如此的精准,即便不是高手,也应该是行家。
可这也不能断定就是戚长空所为,像张鼎思这样的老家伙,雇佣一个见过血的江湖人,其实都是可以做到的。
然而如果没有张鼎思掀起弹劾戚继光的热潮,戚继光就不会黯然收场,虽说戚胤的死与张鼎思没有关系,但戚长空绝对有着杀死张鼎思的动机!
或许别人想不到这一点,但李秘却能想到,因为他对戚长空实在太了解。
仇恨,是养育戚长空长大的粮食,正是因为仇恨,才让戚长空比别的孩子更加出众,让他走到了今时今日。
然而戚楚重新出山,戚继光和戚胤得到平反,所有压在戚家身上的负担和脏水都被洗掉,戚长空就没有了仇恨的来源。
他需要心理学上的移情,来满足他生活下去的动力需求,通俗一些来说,只有恨,才能让他强大,戚楚所做的一切,让他恨不起来,他只能转移到别人的身上。
当年的参与者,就是第一选择,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参与者已经渐渐老死,那么像张鼎思这样的人,就会成为第二选择!
张鼎思这样的第二选择被清理干净之后,戚长空还会找第三选择,但凡跟戚家有些牵连,对戚家不好的,甚至说过戚家坏话的,都会成为他的目标!
不过心理侧写终究不是证据,而只是辅助,想要证实凶手就是戚长空,还需要证据来支持。
但是很明显,戚长空没有使用凶器,而张家人近乎愚蠢的举动,也将现场清理了一干二净,如何寻找证据,也就成了李秘的当务之急。
而且这个当务之急还是燃眉之急,因为杀掉张鼎思,只不过是顺手为之,杀死张鼎思,戚长空就会寻找下一个目标,或者随着周瑜离开,无论是哪一种,都促使李秘必须尽快结案,否则要么出现下一个受害者,要么周瑜和戚长空就会跑路!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