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你真的决定用高俅此人?”蔡王赵似皱着眉头,低声问道:“臣弟看来,此人与蔡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经过数月的调查,将他的底细全部查出来了,以臣弟的分析,此人内敛、深沉,又深谙为官之道,借用势力不断地攀爬起来。”
“臣弟的建议,此人不可重用,以免霍乱大宋。毕竟,他出身贫寒,高局现在的位置,只花了十年不到的时间。并且,此人与小王都太尉熟悉,能文能武,不得不防。若是再出现一位蔡京,那么大宋的局面将会更加混乱,还望皇兄三思而行。”
“十三弟,你忘记了,朕的初衷是什么吗?”宋徽宗微微一笑道,“朕就是想要大宋更加混乱才行,要是大宋再不混乱,焉能有机会趁机废除旧制,开辟新制度。虽然以大宋百年基业为赌注,要是胜利了则大宋将会新的大宋;败了,则国破家亡。”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今之计只能破釜沉舟。如果不这样做,大宋面临的局面根本就无法破除。朝中两党之争已然愈演愈烈趋势,总不能真的将他们全部革职查办。他们乃是朕的子民,无论是革新派,还是守旧派,终归到底是为了大宋,朕不能喊了他们的心意,只能选择退让,选择一人大肆重用,方能破除此局。”
“朕决定重用高俅,其一是因为他与小王都太尉关系莫逆,二是此人武大臣,纷纷归附在他的势力之下,犹如众星捧月一样,趋炎附势之人越来越多,就连高俅自己都觉得恍恍惚惚。
之前还是默默无闻之人,转眼间成为当朝太尉,又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走起路来,都昂首阔步,挺直腰板,意气风发。
宋徽宗面无表情,心平气和的看着意气风发地高俅,又看着他身边聚拢在一起的文武大臣,心想:“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开始,不要辜负朕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