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面尝了一口,觉得不坏,等了一会,那林寅强买了票回来,却是告辞走人,不过,事后却也是在自己的笔记中将今日尝过的东西记录下来。
“京中有拉面者,乃言长老所传之妙品,以一大锅烹煮猪骨高汤,汤料肥美,以白细面团拉长以为面条,投入锅中立等可取,倒入猪骨高汤,诚为美事,所费钱数不多,而得一餐之饱……”
一等座的人其实不多,在大多数老百姓眼里,不过一刻(半小时)多的时间,在什么座位还不是坐,事实上,有人曾经据理力争,说自己站着就好,能不能不花钱。
张岱仔细打量这官果、甜子,福建的一定要吃福橘、福橘饼、牛皮糖、红腐乳……”
如果这人,这里就有认识张岱的了,彼此介绍后,有人问:“石公此来,不知道有何事。”
这张家在江南很有威望,可以说此前亲身到帝都的,也许有南京南明大佬派来的白手套,也许有某位亲王派来输诚保证绝不觊觎皇位,甚至当初小太子大婚也来了不少人。
不过以江南文人的地位来说,还真没有多少比得过张岱的。
“来逛逛,最近进入不惑之年,感觉人体渐渐衰老,如果再不多走动走动,再过些年,就真的走不动啦。”
在原本的历史上,张岱是在满清入关,家财被瓜分,一无所有后遁入荒野,一辈子不肯剃发,当了野人后,开始著书立说,石匮书等大量的文章就来源于此,说起当年盛况,比如世家子弟聚集起来一起吃蟹的场面,总是加一个惭愧惭愧二字。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劳碌半生,皆为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他也是知道当年的穷奢极欲也算是大明朝倒台的原因之一啊。
不过在这个时空,长老们对于间接导致地主们破产很感兴趣,对于直接对他们下手并无兴趣,未来江南的地主,会在辽东粮食的冲击下慢慢破产,这个命运早已注定。
当然了,在这个时空,只怕张岱未必会落得那国破家亡,避迹山居的凄惨,也是带给他的新命运了。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