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容山说道:“总觉得出主意的李向前有些神神道道的,指望这样就让人家一家子打起来,好吧,咱们肯定是在后面要煽风点字,许多简单的,诸如山字,日月,都第一时间被辨认出来,其庞大的数量,与千百年文字的进化史一脉相承的脉络,都让众人兴奋不已。
能被李向前挑中来此的,基本上都符合几个特点,首先是家里都有点钱,不至于为了几个小钱私藏文物,而平时读书的时候也不会死读书只读明的人,只要解开他们身上的枷锁,就可以爆发出无限的能量,可以让全世界都侧目,无可抵挡。
这种文明到了什么程度?哪怕是被他流放去澳大利亚种地放羊,原本是一群盲流混混,乞丐无赖,在发现,不劳动就会死的情况下,也爆发出了很高的热情,可以说,澳大利亚基本上只要慢慢发展下去,已经可以开始自给自足,而他们不必人教导,就开始学着无数父辈的路径,开始积蓄财富,将生活过下去。
李向前应付完了这些书生,最后找到了王夫之,王夫之似乎也喝了点酒,处于一个激动的心情当中。
他兴奋的和李向前说起发现进展,到了后来,都是不必等人去挖,而是亲自动手,每个兽骨的价值可以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许多书生也确实如此。
忽然,王夫之深深的对李向前鞠躬起来,李向前有些惊讶,说道:“先生何必如此。”
“我是要谢谢大人的,不瞒大人说,一开始,这甲骨文的事情,我是不信的,大人毕竟来历难测,而未必懂这文字之道,被人骗了也是有的,但现在一看,这里确确实实是殷墟之地,可以说,是中华之祖地,王某能恰逢其会,来到此地,可以说,将来哪怕进了祖坟,也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大事啊。”
他有些激动,嘟囔了几句“青史留名”“三生不悔”的话语,李向前思考一下,确实,王夫之有此一事,哪怕没有后来的抗清之名,不仕清廷之名,做学之名,却也可以载入史册,这也是当初引诱这些书生来此做事的诱惑之一。
李向前微微一笑,说道:“不必,王兄,日后的好事儿还多着呢,至于这甲骨,肯定是设立一个局子,统一研究,你知道,等到大明朝没了,这一要修史,二要解字,这可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做到的。”
王夫之虽然还是觉得大明朝灭亡是一件不舒坦的事情,实际上此时的湖南老家依然是大明的天下,但是心思已经渐渐明白王气被抓在帝都的现实,因此抵触心思也渐渐变淡了,反而是开始为长老们谋划天下。
“王某愿意效力!”
李向前笑了笑,这种工作毫无危险,薪水高,还能有名声,傻子才不做,假如是自己,肯定也是抢着做啊。
“那就多谢了,是这样,人长久在这里,也不是事儿,而且,不仅仅是甲骨文,这里是殷墟,各种房屋,祭祀的场所,还有各种的宝物,都需要很多人仔细研究,我也不可能长久待在此处,只怕就要由先生负责一下了。”
王夫之马上接口道:“王某必然不辱使命!”
“当然了,安保和内保工作不会交给你,你一个书生,很多事情也做不了,也得防止有人贪心想着夹带,当然了,你们这么几十人,想着整理资料,分门别类是不可能的,后续还是要派人来,而我等到春天后,帮你制定好规章制度,就要走人,你也得负责起来,一方面,各种挖掘工作不必着急,这是个慢工出细活的工作,少用铁锹,多用刷子,而办个杂志吧。”
“杂志?”
“就叫说文解字吧。”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