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九鼎之名?(1 / 2)

随着刘宏步入太庙内殿,刘纪的眼前便是出现了一方巨大的青铜鼎。青铜鼎,刘纪见过许多,可是这座青铜鼎与刘纪所见的鼎完全不同。

这方青铜鼎,大约有一丈多高,几乎相当于一个半的成年男子身高,宽约数尺,鼎上纹刻着古老的图案,似乎是山川大地模样,还有许多刻画得有些模糊的人物,但是每一条条纹,每一个动作都是有一种波澜壮阔之美,给人以沉重大气之势。而且,眼神盯在大鼎上,颇让人有些沉迷,看了第一眼便会被深深的吸引上去,刘纪也是足足愣了片刻,方才震惊的说道,“父王,这是大禹所治的九鼎?可是为何才有一座?莫非九鼎便是只有一座?”

九鼎,是大禹立国之时,集天下之金铜所铸,世言传为九鼎,也是代表天下九州,每一方鼎,都是刻画着每一方的山水之图。九鼎,自古便代表着王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势,更是代表一个朝代的气运!夏禹铸九鼎立国,镇守四方,其后夏桀无道,商汤伐之,后九鼎便移于商。商纣王无道,周武王灭商,九鼎又移于周,成为周朝的定国运之物。

只是,根据刘纪了解,周亡后,九鼎遗失,当年戎族攻破周都,却是没能移走九鼎,真正移走九鼎的,是天下诸侯,因为一方鼎,重量可是不凡。在这个时代,若是靠人力拉,一方鼎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才可移动。

如今汉室太庙之中,竟然出现了这么一座鼎,难怪各代汉室君王都说是天命所归了。

“自然不是。”

看见刘纪震惊的目光,刘宏笑着摇摇头,对于刘纪的震惊,他毫不惊讶,因为当年看到这鼎时,也是如此吃惊,如今见得多了。也就觉得没什么了,毕竟以汉国的实力,拥有一方鼎,实在是绰绰有余了。看着鼎上的图纹,刘宏向着刘纪解释道,“这座鼎,不过是九鼎之一罢了,天下还有八方鼎散落于诸国之中。”

“当年,周都被戎族踏破。那些戎族并未将九鼎拉走,而在周都被踏破之后。天下震动,诸候不再相斗,如同约好一般,齐齐领兵前往都城,终于在诸侯的齐力进攻之下,戎族只是侵掠周都一番便退去。诸侯击退戎族之后,便是现幽王已死,整个周室也是十不存三,当时的几个较大的诸侯便是在周都大打出手,其目的不过为了这代表天下气运的九鼎罢了。”

刘宏滔滔不绝的说着,刘纪也是仔细听着,这些东西,他在一般的书籍中可是见不到,因为这些东西是记入于史册之中,也是各国的秘密所在,若不是刘宏说出来,刘纪绝对不会知道。

“当年我汉国先祖不过是一个较小的诸侯而已,却在那场争鼎之战中,夺得了这方重鼎!刚好,也正是说明我汉室的天命所在,我汉室为神农后裔,而这方重鼎便是神农鼎,这何尝不是天命所归?争鼎之战结束后,几个较大的诸侯纷纷自立,去齐楚晋等国君候,纷纷封王!”

天命所归?听着刘宏的话,刘纪有些嗤鼻,只怕汉国先祖是看见抢到的是神农鼎,这才自称为神农后裔吧,不过汉国当年不过是一个小国,其君主更只是一个小的诸侯,能在齐楚晋这些大国的虎口中夺下神农鼎也是不简单。

“齐楚晋等君主率先为王,其后各个小国便是纷纷效仿,一时间,周朝的权威,天子的威严再也不在,由此进入这个春秋时期!争鼎之战中,我汉国夺得神农鼎,自然会引得许多觊觎,当时的几个国家,纷纷进攻我大汉,所幸先祖之才,挡住了这些国家的攻击。其后经过历代君主的呕心沥血,终究是将我汉国,从当年的一方小国成为了如今的天下大国!”

刘宏的语气颇为平淡,仿佛是在讲述的不是汉国的历代一般,但在刘纪的心中却是明白,成为如今局面,汉国的那些君主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