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儿啊,这么大的雨,你怎么就这么着回来了,也不知道找个地儿避避雨?快,快,老大家的,快给肃文弄碗姜汤!”额娘看看三妞,“还愣着干嘛,赶紧给你二哥找身干衣裳去!”
嫂子赶紧忙活去了,肃文看看家里,讷采坐在椅子上,惠娴站在他身后,惠娴额娘抱着惠征原来正与额娘说着话儿,就连整天不着家的大哥肃安也怜悯地看着他。
“二哥。”惠娴却顾不得他全身湿漉漉的,一下拉住了他的胳膊,接着整个身子就靠在他的身上,她的手死死抓住肃文,好象生怕他跑了似的。
“你也听说了?”肃文艰难地看着惠娴。
“今儿下半晌,我阿玛才告诉我。”惠娴抽泣着。
肃文看看讷采、福庆,俱也都是一脸无奈。
“你们听谁说的?”肃文忽然醒悟过来,唉,我糊涂了,这么大的事儿,悟心方丈当初都没跟阿玛讲,就是那雷时声与于振龙,也不可能大肆宣扬,“你们听谁说的!”
“北京城都传开了,”肃安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老二,认命吧,咱争不过天。”
“什么?什么?什么意思?”肃文更糊涂了,
“选秀女啊,老二,你不是知道了吗?”该轮到肃安糊涂了。
惠娴额娘把脸搁在惠征嫩嫩的小脸上,眼里含着泪,“朝廷要选秀女了。”
“选吧。”肃文进了里间,去换衣裳,走出来后,额娘已是把姜汤端了过来,又放在嘴边吹了吹,尝了尝,“正好,快趁热喝了吧。”
肃文冰冷的身子里那颗心忽然热了起来,自己虽不是原来的肃文,更不是那个玄甲军的少总督,可是悟心方丈提起往事自己仍会悲伤得不能自已。
眼前,面对着这个一起生活了十六年,把自己这个身体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额娘,这个刀子嘴豆腐心的额娘,这个有些好吃懒作的额娘,他太是熟悉不过了,她,无论什么身份,都是自己的亲人。
“额娘,”他张嘴而出,没有丝毫犹豫,“你怎么了,心里有事!”
“老二,唉,”福庆长叹一声,“惠娴也在此次遴选秀女之列。”
“嗯?不是已经小定了么?”肃文惊奇道。
讷采也是长叹一声,“皇上登基以来,只选过一次秀女,到了适婚年龄,八旗女子自行婚配的不在少数,旗里的都统、旗主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本朝不同以往。”
“可是前些日子,太后着令礼亲王高塞与户部、内务府会商,今年要再行遴选秀女,年龄在十三至十七周岁,”他看一眼惠娴,“惠妞,唉!”
肃文明白了,他的心一下坠如无底深渊,这意味着,这世上除了额娘之外对自己最好的女人要离开自己了。
“礼亲王高塞掌总,户部是潘祖荫一手操办,各旗的名单都已报到户部,我们是内务府包衣三旗,惠娴……也已报了上去。”讷采一脸寂寥。
“那能不能不参加选秀女呢?”肃文紧张地问道。
“这是祖制!”讷采看看福庆,二人俱都是一点头,“除非……”
“除非怎样?”肃文顿时燃起希望之火。
“除非是太后、皇后的姐妹,或兄弟姐妹之女,再有就是乳母之女也可免予参选。”讷采道。
这哪一条都不沾啊,肃文望着惠娴俊俏的小脸,不由紧紧握住了她的手,“还有其它办法吗?”
“再有就是残疾了,因残疾而不能入选的,也要层层上报到本旗都统,说明原因,报户部上奏皇帝后,才可以免除应选,自行婚嫁。如若违犯了这一规矩,仍要被追查治罪。”讷采道,“这事想逃避几乎没有可能,就是公主下嫁所生之女也不能例外。”
“装病!”肃文突然道。
讷采看看他,“不是没有过!这秀女啊,年满十三岁称‘及岁’,超过十七岁称‘逾岁’,‘逾岁’者也必须参加下届阅选,这装得了一时装不了一世,否则就是到了二十余岁也不能出嫁,违者也将受惩处。”
“这一直不选秀女,皇上一直不挑,就一直不能嫁人吗?”肃文脸上青筋暴露。
“在没有阅选前私自与他人结婚者,也都由本旗都统参查治罪。”讷采脸上一片灰暗,“前任两广总督玛尔泰的女儿恒志,年已过十七岁,但从未入选秀女,玛尔泰为此曾专摺奏请为女完婚,结果遭到皇帝的斥责,贬官三级留用。”
肃文的心彻底凉了。
“二哥,阿玛,额娘,”惠娴突然道,“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众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知女莫若母,惠娴额娘已是想明白,她哭道,“惠妞,这可万万使不得啊。”
惠娴深深地看着肃文,“二哥,只要你不嫌弃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