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宋青书还仅仅垂涎和西方在新大陆航路上分一杯羹,如今,似乎又一条闪烁着金光的财路向他招手了,而且相比于那些贵重奢侈品交易,这样的大宗贸易要稳定的多。
“董事会知道吗?”
“这事儿董事会还不知道,毕竟这阵子咱们乞活军内部的粮食供给也出现紧缺,施琅回来就忙着把这些粮食当做了禄米,分发给应天以及苏州的工坊了,董事会也是盯在现银上,没留意这些压仓的大宗货物。”
“这事儿先别露出去,长途运输,风险必定不少,要是董事会知道了,恐怕新船都得投入真腊买米去了,绝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在大宗进口之前,必须在南洋拿下几个前哨补给点才行!”
满是兴奋的想着,宋青书又是打开抽屉,翻开了郑和航海图,片刻之后,他的眉头禁不住皱了起来,真腊占城也就是后世越南,柬埔寨一带,再往南还有印度尼西亚,这些地方可都是地处热带的产粮区,后世都是大米出口国。
这儿地处热带,稻作物都是一年三熟,产量甚至比如今的中原还要多,再往西,印度也是稻米主产区,每次出船,船上携带的丝绸布匹瓷器可以塞的满满的,回来进口的商品却是少了不少,正好借着这个空当进口粮食,不过要从这儿把大米运回国内,缓解国内的饥荒,中转站是必须的,沿途上,最大也是最好的中转站就是台湾。
可如今虽然郑家把台湾放弃了,荷兰人却是趁机侵占了那里,听来往两广的商人说,荷兰人还在那儿修了热兰遮城要塞,要想拿回来,不流血是不成的,而且在郑芝龙眼皮子底下经营,跟虎口拔牙没啥区别。
现在,宋青书还没实力和郑芝龙翻脸,毕竟人家手里有大小船只七百多条,宋青书加紧打造也不过是他的七分之一,作为主力舰的应天船更是不到二十条,而且人家是专业水师,自己手里多半还是旱鸭子,海军才刚刚起步。
“要是天上能给本帅掉下一万海军该多好,就算没有一万,三千也行啊!”
打发走了渠伯涛,合上了海图,宋青书抻了个大懒腰,昂这头看着天花板,悲催的叫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