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师团被全歼并非是小事,这势必会在国际上引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所以切列夫和史迪威得坐下来勾兑勾兑,既便不能使英国加入其中,也必须确保美苏两国在立场上保持一致,给日本政府施加最大的压力。
在中国事件的立场上,美苏两国基本上是一致的。
史迪威说:“我们美国政府决定有限介入中国事件,给予国民政府一定的援助,同时敦促日本政府停止正面进攻。”
切列夫心中冷笑,日本政府已无力维持攻势作战,不得不转向以政治诱降为主,美国政府这时候出面敦促日本政府停止正面进攻,完全是既想当****又想立牌坊,一边占领道义的制高点,一边却与日本生做生意大横财。
当下切列夫说道:“我的朋友,如果美国政府只能做到这个程度,请恕我直言,国民政府的溃败恐怕是难以避免,日本政府眼下是财政困难,已经难以为继,但是以日本的工业制造实力,最多两年的时间,就能缓过气来。”
“而国民政府却因为丢失了江浙沿海,导致税源枯竭,再加上**横行,财政只会越困难,两年之后,等到日军再次从正面战场动进攻之时,国民政府就将一溃千里,到那个时候,谁都将无法阻止日本吞并掉中国了,我们苏联不行,你们美国也一样办不到。”
史迪威长时间的沉默,若是按照他的本意,美国政府就应该直接给予中国**巨额军事援助,不仅要帮助**在西北地区创建工业,而且还要向敌后战场的章。”
“好吧。”史迪威终于点头,“我会就这件事向国内写一篇报告,然后再次将我的观点全面阐述一遍,不过这篇报告能不能帮助美国政府彻底走出孤立主义,我也是不敢保证,我们美国可不像你们苏联,参议院那帮大爷太难伺候了。”
切列夫知道史迪威只能够做到这步,也就揭过了。
谈完正事,接下来的话题就轻松了,切列夫说道:“再过两个月,我就该回国了,不过回莫斯科之前,我想去一趟梅镇,在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闻名不如见面,我想亲眼见见这个屡屡创造战场奇迹的徐锐,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道前往?”
“去梅镇?”史迪威说,“那敢情好,我其实早就想去梅镇了。”
“真的吗?”切列夫说,“那可真是太好了,这样,我们明天就出。”
史迪威说:“明天我约好了跟蒋委员长见面,恐怕是无法成行,后天动身怎么样?”
“欧凯,那就后天动身。”切列夫耸了耸肩,又道,“趁着还有点时间,我们得赶紧准备一点见面礼,中国人上门访客得带礼物,咱们入乡随俗,总不能空着手去,我的朋友,你觉得我们应该准备什么见面礼?”
史迪威说:“大梅山独立团打了那么多胜仗,缴获的日械装备肯定不少,所以武器装备他们不会短缺,如果有可能,给他们提供一家小型化工厂或者小型钢铁厂的机械设备,我相信徐锐会喜欢,可惜咱们又提供不了。”
切列夫说:“你这说的不是废话么?”
史迪威说:“所以,不如带些药品去吧,如果有可能,再带几个医生去,我相信,对于药品还有医生,大梅山独立团应该是急需的,而这些又正好是我们能提供的,正所谓,惠而不费,你说呢?”
切列夫说:“那就带药品还有医生前往。”
停顿了下,切列夫又搓着双手说:“我还真是有些期待这次跟徐锐的会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