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一位年轻农户也附和道:“是啊,万一遇到个天灾,或者这种子不适应咱这儿的水土,可咋办哟。”
张嫣听到了他们的担忧,停下手中的动作,走到他们身边,微笑着安慰道:“大家别担心,咱们前期做了那么多准备工作,选的土地也是适宜棉花生长的。而且小吴公公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只要咱们按照方法精心照料,棉花一定能茁壮成长的。就算遇到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我会一直和大家在一起的。”
听了张嫣的话,农户们的神情逐渐舒缓,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他们深知,有张嫣的支持,有大家的齐心协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每天都满怀期待地来到田间,查看棉花籽的情况。终于,在众人翘首以盼中,第一株棉花幼苗破土而出。那嫩绿的芽尖,如同新生的希望,冲破了泥土的束缚,向着阳光奋力生长。紧接着,越来越多的棉花幼苗纷纷探出脑袋,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看到这一幕,田间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小吴公公激动地说道:“看呐,棉花发芽啦!咱们的努力没白费!”
小梅眼中闪烁着喜悦的泪花,说道:“太好了,看来咱们的辛苦都值得,这些棉花一定会大丰收的!”
李嬷嬷脸上也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说道:“是啊,只要继续好好照料,丰收在望咯。”
在棉花顺利发芽后的这段日子里,张嫣的心思愈发紧紧地系在了这片承载着希望的棉田上。在旁人眼中,她时常陷入沉思,而只有她自己清楚,在她脑海深处,有一部如同梦幻般的“手机”,那是她前世记忆的宝库,里面储存着关于棉花种植的诸多知识,成为她此刻守护棉田的重要指引。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张嫣仿佛能清晰地“看”到这部“手机”在脑海中浮现。她轻轻“滑动”着虚拟的屏幕,打开那个装满棉花种植知识的“文件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于棉花病虫害防治的详细内容。
“棉花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棉蚜,这种微小却极具破坏力的害虫,常常成群结队地聚集在棉花的嫩叶和嫩茎上。它们以吸食棉花植株的汁液为生,被侵害的叶片会逐渐卷曲、发黄,严重影响棉花的光合作用,进而阻碍植株的生长。若发现棉蚜,初期可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引入它们的天敌,如瓢虫、草蛉等,利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来控制棉蚜的数量。若虫害较为严重,则需谨慎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但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使用,以免对棉花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张嫣细细研读着这些文字,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棉田管理中。她深知,对于这片凝聚着众人心血的棉田而言,任何一个细微的失误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