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身材消瘦、目光敏锐的教授点头表示附和,接着说道:“不错,陛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地形来限制匈奴骑兵的机动性。比如,在他们的必经之路设置大量的拒马、壕沟等障碍物,让他们的骑兵难以肆意驰骋,从而削弱其冲击力。至于阵法方面,我们不妨深入研习古代流传下来的阵法,并根据如今的战场形势加以改良,以此增强步兵对骑兵的防御与反击能力。”
张悦微微点头,眼中透露出一丝期待的光芒,说道:“二位教授所言甚是有理,令本王茅塞顿开。只是,拒马与壕沟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匈奴骑兵,但终究难以持久,且布置起来颇为耗费人力物力,并非长久之计。而阵法之事,还需细细琢磨,不知诸位可有具体的思路和方向?”
这时,一位相对年轻些的教授站了出来。他目光炯炯有神,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道:“陛下,学生听闻古代有一种车阵,是将战车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战车之上可安置弓弩手,既能从远距离对敌人进行攻击,又能凭借战车本身的坚固阻挡骑兵的冲击。我们或许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打造出一种更适合应对匈奴骑兵的新型车阵。”
张悦眼睛一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说道:“此想法甚妙!只是战车行动相对迟缓,在战场上如何解决机动性的问题?若不能灵活移动,极易陷入被动,被匈奴骑兵找到破绽。”
年轻教授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抬起头,眼中透着自信,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在战车的设计上加以创新和改进,采用更为轻便且坚固的材料,减轻战车的重量,同时优化车轮的结构,提高其灵活性和稳定性。另外,还需要训练专门的士卒,让他们熟练掌握车阵的变换之法,以便根据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灵活调整,做到攻防兼备。”
张悦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很好,此计甚妙。此事就劳烦诸位教授了,务必尽快研究出可行的方案。本王会全力支持,提供所需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只求能够早日找到克制匈奴骑兵的良策。”
就在众人围绕着破敌之策热烈讨论之时,一名侍卫神色匆匆地赶来。他快步走到张悦身边,俯身在张悦耳边低语了几句。张悦原本略带希望的脸色瞬间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他立刻起身,神色严肃地说道:“诸位,本王突然有紧急要事,先行告辞。此事至关重要,关乎两国存亡,还望诸位抓紧时间,早日研究出应对之策。”言罢,便在侍卫的跟随下匆匆离去。
原来,侍卫带来的消息称,匈奴在撤退途中,竟与南方的一股神秘势力暗中接触。这股神秘势力的出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会与匈奴勾结在一起?他们的联手,又会对大秦和百越国造成怎样难以预估的威胁?张悦能否及时洞察并破解匈奴与神秘势力的阴谋,成功找到克制匈奴骑兵的办法,带领两国走出困境?一切都如同被一层厚重而神秘的迷雾所笼罩,充满了未知与变数,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悄然无息地朝着大秦与百越国缓缓笼罩而来。
这股神秘势力究竟是谁?会对两国造成何种威胁?张悦能否化解危机?局势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