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队伍行至一处狭窄的山谷时,前方突然尘土飞扬,一队人马如鬼魅般出现,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为首之人,身着华丽的锦袍,头戴金冠,眼神中透着傲慢与轻蔑,骑在一匹高大的骏马上,冷冷地俯瞰着林大臣一行人。此人,正是秦国使者。
“你们便是百越国派来求和的队伍?”秦国使者高声喝问,语气中满是不屑与嘲讽,仿佛在审视一群微不足道的蝼蚁。
林大臣神色镇定自若,从容上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朗声道:“正是。在下乃百越国使臣林某,奉我王旨意,特携厚礼,前来向大秦进贡求和。”
秦国使者冷笑一声,笑声在山谷中回荡,充满了讥讽之意:“求和?你们百越国与那反贼熊遗国暗中勾结,如今见势不妙,便想通过求和来逃过一劫,哪有这般容易之事?”
林大臣面色不改,神色依旧沉稳,不卑不亢地说道:“大人误会了。熊遗国造反一事,实与我百越国毫无干系。我王一向对大秦敬重有加,听闻大人远道而来,特备薄礼,略表心意,还望大人笑纳。”言罢,他微微抬手,示意手下打开船舱,刹那间,堆积如山的海盐展露无遗,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
秦国使者看着满船的海盐,眼中不自觉地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傲慢的神色,冷哼道:“这些海盐,就想打发我们?你们百越国未免也太小瞧大秦的威严了。”
林大臣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挂着谦逊的微笑,说道:“大人,这仅仅是我王的一点微薄心意。若大秦与我百越国能化干戈为玉帛,日后我百越国愿年年向大秦进贡,为大秦提供所需的各类物资,以表诚意。”
秦国使者微微皱眉,目光在林大臣身上来回打量,思索片刻后,神色倨傲地说道:“哼,暂且信你一回。不过,你们须随我一同返回,面见我王,由我王定夺此事。”
林大臣心中暗喜,他深知,只要能见到秦始皇,便还有求和的一线生机。当下,他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一切听凭大人安排。”
于是,队伍在秦国使者的带领下,继续缓缓前行。然而,林大臣心中却隐隐泛起担忧。此次面见秦始皇,不知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命运。秦国是否真的会接受求和?百越国又能否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成功化险为夷,逃过此劫?一切都如同被一层厚重而神秘的迷雾所笼罩,充满了未知与变数,令人心生忐忑,却又满怀期待。
秦始皇是否会接受求和?百越国能否化险为夷?局势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