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危机暗伏,朝堂谋策(1 / 2)

第442章:危机暗伏,朝堂谋策

百越国的清晨,晨曦如同一层轻柔的薄纱,缓缓揭开了都城的神秘面纱。然而,宫殿之内,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张悦身着一袭玄色龙袍,袍上以金线精心绣就的蛟龙栩栩如生,在宫殿内尚未完全熄灭的烛火映照下,仿佛正蓄势待发。但此刻,这位百越国的君主,眉头却紧紧皱起,深邃的眼眸中满是忧虑之色。他端坐在主位之上,身姿虽依旧挺拔,却难掩心中的沉重。

“诸位爱卿,今日将你们紧急召集于此,实因我百越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势。如今,我们看似在四方开疆拓土,版图不断扩张,引得四方瞩目。然而,这辉煌的表象之下,实则暗藏着巨大的隐患。我们的国境线,就像一条被过度拉伸的丝带,已然长得失去了平衡,而纵深却严重不足。一旦遭遇如秦国那般实力雄厚、野心勃勃的强敌,防线在他们猛烈的攻击下,极易如纸糊般被突破。届时,敌军长驱直入,我百越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张悦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从幽深的谷底传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回荡,撞击着每一位臣子的心。

老臣徐介听闻此言,微微叹了口气,缓缓向前迈出一步。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身形已不再挺拔,微微有些佝偻,但那一双眼睛,依旧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徐介恭敬地躬身行礼,他的声音略显沙哑,却沉稳有力:“陛下,此事的确是万分棘手。我百越国在迅猛崛起的征程中,一心专注于开疆拓土,全力追逐着远方的辽阔疆土,却在不经意间疏忽了国境线与纵深之间微妙的平衡。如今若想要弥补这一巨大的疏漏,其中的艰难险阻,实在难以言表。不仅需要耗费难以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要妥善应对各方错综复杂的局势,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让国家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张悦微微点头,眼神中流露出对徐介话语的认同,同时也饱含着深深的忧虑:“徐爱卿所言极是,字字切中要害。但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艰难,我们都绝不能退缩,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寻得应对之良策。诸位爱卿,若有任何见解,切莫藏私,不妨直言。”

这时,年轻气盛的将领李云,迈着坚定而有力的步伐,从群臣之中大步走出。他身姿矫健挺拔,犹如一杆标枪,浑身散发着军人特有的豪迈英气。李云抱拳行礼,动作干脆利落,声音洪亮而坚定,宛如洪钟般响彻宫殿:“陛下,末将以为,我们可在边境那些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处,大兴土木,修建大量坚固无比的堡垒。以这些堡垒为一个个坚实的据点,相互呼应,形成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敌军若是胆敢来犯,堡垒凭借其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险要的地理位置,定能如同一颗颗钉子,死死地钉住敌军的脚步,迟滞他们的进攻节奏。如此一来,便能为我方集结优势兵力、有条不紊地组织反击,争取到最为宝贵的时间。”

张悦微微皱眉,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李云,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说道:“李将军,修建堡垒这一想法,的确有其可取之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边境的防御力量。然而,你可曾想过,修建如此大规模的堡垒,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堡垒并非无懈可击的铜墙铁壁,敌军若是集中优势兵力,不顾一切地猛攻一处,或者采用迂回包抄等战术,绕过堡垒,直插我方腹地,那么堡垒的作用便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沦为摆设。不知诸位还有其他更为周全的想法吗?”

李云听闻陛下的分析,心中顿时一凛,意识到自己的提议确有考虑不周之处。他面色微微一红,默默退回到了队列之中。

此时,谋士陈风清手摇折扇,迈着从容不迫的步伐,从人群中优雅地走出。他身着一袭洁白如雪的长袍,腰间束着一条青色丝带,更显风度翩翩。陈风清向张悦躬身行礼,举止优雅得体,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陛下,臣经过深思熟虑,有一计献上。在我国周边,分布着诸多小部落与势力。他们虽然各自为政,力量分散,但不可小觑。我们可尝试与他们结成联盟,以诚心相待,许以丰厚的利益,承诺与他们共享太平盛世。倘若结盟成功,他们的领地便可以成为我国天然的缓冲地带,大大增加我国的战略纵深。与此同时,结盟之后,我们与这些势力之间可以开展广泛的贸易往来,互通有无。我国丰富的物产、先进的技术,与他们独特的资源相互交换,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进一步巩固联盟关系,从而全方位地增强我国的国力。”

张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光芒,他微微颔首,目光紧紧盯着陈风清,追问道:“陈爱卿此计,确实颇具新意与远见,从多个层面考虑到了国家的长远发展。只是,这些小势力向来以利益为导向,见利忘义者不在少数。我们如何能够确保,他们在面对各种诱惑时,能够始终坚守与我国的盟约,而不是在关键时刻为了一己私利,倒戈相向,给我们带来致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