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咱们真的可以把轨道车造出来吗?
面对朱元璋的问题,徐达有些傻眼。
这得问您啊?
这是您自己提出来的设想,您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
心里虽然这般吐槽,但徐达嘴上却是诚实的回道:“臣弟不知。”
朱元璋并没有追问。
因为他自己的心里都没有底,更别说徐达了。
之所以问徐达,其实朱元璋自己也有些迷茫。
把轨道从山西的安太堡铺到蓟州的遵化,这得有几百上千公里吧,如此大的工程,恐怕堪比造长城吧?
还有轨道车,那样的庞然大物,说着是简单,但实际做起来绝对不简单,甚至比想象中的还要困难。
而且,如果失败呢?
不想,这个时候徐达却是道:“皇上,还记得咱们打陈友谅的那一仗吗?敌众我寡,有的说,咱们跟汉军的力量相差太大,不如趁早投降,有的主张逃到钟山死守;也有人主张拼一死战,如果失败,再逃不晚,但只有您说,敌人远道来侵犯,咱们以逸待劳,还怕不能取胜?咱们一定会得胜的!”
“所以,臣一直都相信您的判断!只要您说能造得出来,就一定能造得出来!”
朱元璋微微怔了一下,随后大手在徐达的肩膀按了按,没有再说什么,不过心里已经下了一个决定……
……
蓟州钢铁厂现阶段可以说是已经稳定运转。
生产出来的钢铁除了打造蒸汽机和热武器外,还打造成冷兵器卖到国外去。
事实上,自从大明将冷兵器卖给占城国后,占城国借着大明的这批武器打造出了一支精英战队,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一下子扭转了处处挨打的局面,攻守易势。
另外一边,原本占尽优势的安南慌了,多方侦查之下,终于获取了占城国的秘密,所以,也来向大明求购武器。
作为武器商,大明当然是来者不拒。
安南与占城的战场日趋白热化。
而战场上的战绩就是最好的广告。
于是乎,东南亚地区的所有国家全都知道了大明的兵器厉害,比之他们原来使用的兵器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堪称削铁如泥。
有正在打仗的,比如安南和占城,当然是需要大量的武器,有野心勃勃的,比如暹罗,当然也在暗中积蓄力量,有彼此之间早就摩擦不断,随时爆发战争的,比如缅甸与澜沧,他们当然也需要武器,防患于未然,而那些被迫自保的,比如兰纳,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所以,一时之间,东南亚各国竟不知不觉的搞起了军备竞赛。
东南亚地区本来就乱,现在更是直接乱成了一锅粥。
大明这边生产出来的冷兵器可以说是供不应求。
蓟州钢铁厂一旦启动就很难停下,原本每日都有源源不断得钢材被生产出来,但是现在,这些被生产出来的钢材却远远不够用。
别说给别国提供冷兵器了,就是大明自己的热武器都还没有得生产多少,更不要说松江特区那边蒸汽机的订单了,都还在排着队呢。
所以,钢铁厂扩大生产被提上了议程。
经过朱元璋的批准,第二个平炉已经开始在建,有了第一个平炉的经验,第二个平炉的建设就要顺利得太多,现在已经接近建成。
可是现在,如果像朱元璋说的那样,真的要打造轨道车,还不知道需要多少钢铁才行,恐怕还要增加平炉的建设。
依托着钢铁以及衍生的产业,蓟州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钢铁之城。
钢铁产业在扩张,在熔炉的轰鸣中塑造着大明的骨架,而这座永不熄灭的熔炉之城,也正用火与钢书写着大明的新篇章。
看罢蓟州钢铁厂,巡视队伍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站,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