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远处传来一阵喧嚣声,不久,一个小丫鬟脚步匆匆、神色惶急地奔进堂来,刚一进门便气喘吁吁地禀道:
“老祖宗,可出大事喽……”
贾母原本正闲适地靠在榻上,手中轻捻着佛珠,听闻丫鬟来报,手上动作微微一顿,脸色虽只是微微一变,
却依旧稳稳地端坐在榻上,不紧不慢地将手中茶盏搁在一旁的矮几上,神色沉稳,略带嗔怪道:
“瞧你这毛毛躁躁的样子,成何体统!且慢慢说来,究竟出了何事?”
堂中余下众人原本各自闲聊着,此刻也都纷纷将目光投向那小丫鬟,面上俱是带着疑惑之色。
那小丫鬟赶忙定了定神,整了整衣衫,忙不迭躬身回道:
“回老祖宗的话,方才婢子瞧见礼部的差役在京城各处张贴皇榜呢,说是三日后要在京城校场举行出征仪式,而领军的大将竟然是咱家的侯爷呀!”
众人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即大堂内瞬间像炸了锅一般热闹起来。
贾母先是眉头紧紧蹙起,脑海中浮现出贾玌此前在朝堂上慷慨激昂立下五年复辽誓言的场景。
未料到这一日居然会如此之快!
旋即又缓缓舒展开来,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担忧与牵挂,慈爱地说道:
“我这孙儿,当初立下那般宏伟志愿,如今当真要去践行了,倒也算是个有志气的。
只是这行军打仗,刀枪无眼,凶险万分,可千万要平平安安地回来才好哇。”
王熙凤本就生性机敏,此刻正站在贾母身旁,忙笑着凑上前去,眉眼弯弯,声音清脆道:
“老祖宗,这可实实在在是件大喜事呀!
玌兄弟当初在朝堂上许下那五年复辽的壮志豪言,如今这不就付诸行动啦。
此次领兵出征,那可是堂堂正正为国效力呢,要是能顺利收复辽东旧土,那可绝对是天大的功劳一件,到时候咱们贾家也跟着荣耀无比,在这京城之中更是风光无限啦!”
贾母微微颔首,手中的佛珠又缓缓拨动起来,神色沉重,但目光中却透露出几分期许,轻声道:
“但愿如此吧。”
王熙凤见状,丹凤眼俏皮地一挑,鬓边金凤衔着的东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划出一道璀璨流光。
伸出手指,半嗔半怒地指着那小丫鬟,柳眉微蹙问起:
“你这糊涂蹄子,皇榜上可曾说了调拨多少兵马?或者还有什么其他详细的消息没有?快仔细说来!”
那小丫鬟被问得一时发怔,正不知如何作答时,忽听外头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靴声囊囊。
众人抬眼望去,只见贾政迈着方正稳重的步伐匆匆走进来。
众人的目光瞬间齐刷刷地投向他,眼神中满是探寻之意。
王夫人原本正坐在一旁,见状急忙起身,莲步轻移,迎上前去,急切问道:
“老爷,你一直在朝中,可知这贾玌出征之事的详细情形究竟是怎样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贾母原本稳稳坐在主位上,见贾政进来,也缓缓起身,神色关切又带着几分凝重,抬手招呼道:
“老二啊,你来得正好。这贾玌出征的事儿,到底是个什么章程,你快给大伙仔细说说,老身心里头还没个底呢。”
贾政赶忙加快脚步,快步走到贾母身前,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一礼,而后直起身子,面容肃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