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儿都黑透了,南婉芜还没睡,眼巴巴地等着他们呢。
南婉芜见他们回来了,这才松了口气。
随后说:“你们以后天黑了可别在外面晃悠了啊!刚刚理工学院那边有团伙抢劫,一个环卫工人为了抓住抢劫犯,被捅了三十多刀,送去医院没抢救过来。”
江艳秋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这么严重?”
南婉芜叹着气说:“可不是嘛,听说那些抢劫的有些还是学生,遇害的人是北大荒兵团的知青,才三十二岁,年纪轻轻还没结婚就没了,真的可惜了。”
楚听南也愤愤不平地说:“再不打压,这些人要无法无天了!”
南婉芜抱怨说:“可是,现在入室盗窃的越来越多了,我们这条街都听见好几家被盗了,有家是连煤球都搬走了。”
他们这条街不少都是独门独户的,好多人家上班时都没人在家,倒方便那一些小偷了。
江艳秋嘱咐说:“你跟阿姨他们说,如果遇到小偷,不管怎么样,先保命要紧,其他都是身外之物。”
南婉芜说:“你爸让小刘他们轮流在家里的,应该没事,你们也累了,时间不早了赶紧休息吧,以后不准备这么晚回来。”
第二天上课时,江凯捷来找张艳秋,说陆云霞病了,除了江安华,其他人都不认识了。
江艳秋回去时。陆云霞被江安华送去医院了。
去医院检查下来,医生也犯了难。
搞不懂陆云霞这次是心病,还是阿尔茨海默病,只好先住院观察。
几天下来,确定陆云霞得的不仅是心病,还有阿尔茨海默病。
她还没满五十五岁呢……
江艳秋后悔那天让陆云霞去见陆云晚了,她已经经历太多了。
宁同志估计也挺愧疚的,从代国裕那里买来了相关的药给陆云霞吃,不过没什么效果。
说到底,还是心病是主要原因。
陆云霞的心病,没有心药医了。
周末的时候,林少阳来找江艳秋他们。
说星期天的时候,那个被歹徒砍死的环卫工人要举行追悼会。
好多北大荒的知青都要去,问他们去不去。
江艳秋他们还没吭声呢,南婉芜就抢着说:“你们也去吧,人家家里有困难的,能帮一把是一把。”
楚听南答应说:“好!”
江艳秋和楚听南去参加追悼会了,林少阳、顾清时他们这些东北知青也自发地去参加追悼会。
他们认识的,顾清清怀孕七个月了,不方便去,其他都去了。
遇害的知青叫吕勐,老高二的,也算是个知识分子了,长得还挺帅的。
林少阳说对方之前是个积极分子呢,之前带着队伍在北大荒开荒。
开了上万亩荒地,种麦子没收成,种黄豆连豆种都收不回来,上万亩地又丢荒了。
后来被分到区里搞政治工作,一路做到农场分场副场长,以坐火箭的速度升上去的。
结果运动一结束就被清算了,这种坐火箭升上去的全部被打回原形,这期间入党的都不被承认。
回城后呢,因为运动时得罪了不少人,就被人故意刁难,明明是考高中,去扫了三年大街。
看着他年轻的面庞,十六年前,他也才十六七岁,能懂什么人情世故啊。
他们只知道大家做的都是对的,领导让做什么,他们就觉得是对的,一心想做好。
十六年前,他们热血澎湃地跟着闹运动,十六年后,他的满腔热血,都献给了自己的生命。
要说他们这代人可真不容易啊,出生的时候战火刚停。
百年战争把国家害得好惨。一个字,穷!
好不容易好点了吧,又赶上三年饥荒,几年都吃不饱,饿着肚子。
还没长大呢,就下乡了,回城了没房没工作,老了又要面临下岗。
读书的时候也不好好读,不少人虽然高中毕业,其实就只有小学文化,好多高中生连难点的字都不认识。
江艳秋之前看过一篇杂文,主人公高中毕业,“基督山伯爵”五个字,主人公有三个不认识。
让人觉得搞笑的同时,又觉得可怜。
曾经的江艳秋也是这种人的其中一员,和他们一样的初高中生,还有很多。
追悼会结束后,大家都去了顾清清那儿,林少阳把他们做生意的人都召集到一起。
看看能不能给知青们提供一些好的工作岗位,提高一下他们的生活质量。
好多知青都还不到三十岁呢,却在城里做清洁工,背粪水的,或者在小作坊里做手工活,住宿环境是非常恶劣的。
还有不少靠偷抢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