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一夜好梦(1 / 2)

“这也是会持续多久?”

在一处烧烤大排档前。

秦布衣和宫羽她们正在吃着东西。

冯关问向身边的佟阁。

佟阁捧着一碗红糖蛋花醪糟粉子,慢慢的嗦着,手上还拿着一串儿裹了豆面的臭豆腐。

“绝大多数人,会开业到丑时。”

“少部分人会通宵营业。”

“忠烈城里有上夜班的。”

“无论是城内巡查队,亦或是加工工厂。”

“都会有不少人需要吃喝……”

佟阁介绍道。

“夜晚也要做工?”

“灯油消耗不会更大吗?”

冯关疑惑的问道。

在冯关这样的官员眼里。

灯油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工坊做工,那灯油消耗,会让成本增加很多。

冯关不认为晚上做工是好事。

“有出海捕鱼的船队。”

“鱼油制成的蜡烛费不了几个钱。”

“何况,夜班可不仅仅是为了工坊赚钱。”

“更多的是培训人才。”

“咱们用以培训的老师不足,所以会选择错开时间。”

“这也导致,会出现很多夜班以及夜校学生。”

冯关解释道。

除了夜班,夜校,还有三班倒。

忠烈城还在扩建。

作为京都周围的物流中转中心。

这里的地理条件十分重要。

虽说西山那边也在搞一套物流中心。

但是这并不影响双方。

京都毕竟是大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聚集的人口实在太多。

西山和忠烈城一东一西。

能够辐射的区域,其实也是有限的。

因为运输工具还很原始。

人扛马驮的,效率不高。

所以特别的物流城是必要的。

而扩大各种产业规模之后,产业培训也是一大问题。

齐州,胶州培训本地的百姓都忙不过来,自然很难分摊培训问题。

忠烈城如今的夜市形成,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古人吃饭,需要生火做饭。

家里有老婆,家人,或许早早做好饭食,放锅里热着。

半夜回去就有吃的。

可家人需要休息,所以也只能直接热热。

简单的热饭,烧个水,估摸着十几分钟半小时。

这是快的话。

可若是家里没有家人,亦或是没有婆娘,父母年事已高,又不好麻烦。

需要自己做饭,那可就麻烦了。

做顿饭,没个把小时根本不可能。

这也导致很多人会选择在外面,吃点东西。

一两张饼子,几个包子,五文就能打发了。

放在忠烈城这个平均月薪在二两银子地方。

一天消费二三十文钱,其实真不算多。

这也使得夜市繁荣发展。

佟阁给冯关细细讲述。

冯关也是听得入迷。

“商业发展繁荣的背后,是百姓收入的增加。”

“而百姓收入增加,就要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这一点,想必冯大人深有体会。”

佟阁将他的经验之谈,总结给了冯关。

冯关点了点头。

“哇,好漂亮的彩灯。”

“那边再挂……”

方彩兰和自家姐妹指了指对街的一处商铺。

那边正在挂着各种样式的彩灯。

因为是夜晚,烛火点亮之后。

光亮透过彩色灯纸,整个彩灯,顿时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中秋节灯会,可是一次盛会。

当然,对于商家来说,是消费盛会。

秦布衣手下的人,很注重节日氛围。

或者说,只有搞好节日氛围,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上街消费。

这也是发展商贸的一环。

此刻,佟阁就在给冯关各种讲解。

秦布衣也听着。

不得不说,佟阁这位大儒,自打管理图书馆后,是看了不少书。

这老先生不是沽名钓誉之辈。

而是真心想改变世道的清流。

自从他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后。

佟阁的人生仿佛都变得有色彩了些。

这老头子,最喜欢当人生导师了。

而且是完全乐在其中。

秦布衣曾经让他做培训。

毕竟他看的书多,了解的多。

刚开始他还不习惯。

毕竟是一个自诩大儒的倔老头。

然而被秦布衣说服之后,他逐渐适应,并且喜欢上了这种生活。

那种掌控知识,站在更高视角俯视众生的感觉。

是真的有种精神上的满足感。

尤其是遇到冯关这种好学的学生,那更是满足感爆棚。

“佟老,您老资本论看完了?”

秦布衣回头问了一句。

这老头动不动资本术语,听得秦布衣都一愣一愣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也是穿越者老乡。

“看了三遍。”

“老夫深谙资本一道。”

“可惜,你小子没有早点出现。”

“说不定,老头子我也能干点大事……”

佟阁叹息道。

七老八十的他,到了人生暮年。

虽然看了秦布衣送的诸多书籍。

然而他还是感到惋惜。

“您老身子骨还硬朗着。”

“能干的大事可多了。”

“咱大周的资本改制,才刚刚开始。”

“您老可是领军人物。”

秦布衣说着些好话。

也是想这老头保重好身体。

佟阁也好,皇甫同也罢。

都是老头子了。

在这个时代,他们都是高寿的年龄。

但秦布衣是更想他们活的久一些。

老头子们,都是有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