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回答,匈奴使者自然是不满意的。于是,他接着说道:“大单于既然已是宗亲,又怎可与他人同日而语。当与皇叔同列,以上将军为首,与秦王相对而立。”
这段话就带上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与刘备同列,作为一方诸侯存在,但是可以在刘备之下,服从刘备的管理。同时,这里面也把他们要挟的条件拿了出来,那就是曹操已经答应他们地位对等了,你不答应那就无话可说了。
可是,刘备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答应这样的条件?
要知道,这里可是刘备与草原诸友的盟约所在,自然是不可能以匈奴人的意愿为转移,否则他帐下那些乌桓和鲜卑部落的贵族会如何考量呢?
这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刘备必须要给所有人打个样。
故而刘备直接回答:“既然大单于是汉臣,岂可与汉贼并立?今我便是要讨伐汉贼,也是要让诸部息兵戈,养生民。”
这段话其实也很明白了,看上去没什么内容,只是复述了前言,但是实际上却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第一,你是汉臣,不能以藩王独立自居。第二,我不承认曹操所许诺的任何东西。第三,我现在能让诸部养民生息,就可以让他们不养民生息。
这其实就是重复了一遍自身的立场而已,那就是匈奴诸部也必须要臣服于刘备军,会让他和草原其他部落享有类似的待遇。
对此匈奴使者自然是无法应命,于是乎只能是回答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此去回禀大单于了!”
随即,匈奴使者离开了大帐留下了刘备和文武大臣以及已经决定加入的草原贵族们。
看到刘备坚定的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对他们军力的信任,他们自然也是很满意。我们好不容易谈好的条件,来个更大的部落,马上给更优厚的条件?那这人心怎么可能保住?
所以,见到刘备坚决要求匈奴这个势力庞大的部落和草原诸部一个待遇,那自然是让选择投靠刘备的部落酋长们感到高兴。
与之相对应的,那叫一个群情激奋,好几个鲜卑部族领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建议刘备组建骑兵队伍,他们直捣黄龙,占据匈奴的地盘,把匈奴人打服就好。
对此,刘备自然是大加赞赏,不仅赐给这些草原贵族酒和金器,同时也向这些贵族保证,真正出兵,刘备军不仅仅会出兵,更是会提供大量的物资支持。
这下草原贵族们马上高兴了,也都等着刘备发钱后行动,自然行动节奏就回到了刘备的控制之下。
至于那位匈奴使者,作为前单于于夫罗的亲信,徐庶自然要亲自款待。没办法,这位肯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刘备一个表演的机会,那自然也需要与之探讨一下匈奴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