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金陵建业(2 / 2)

楚兵 一代神坑 4302 字 1个月前

“卢老爷!听闻您最近,被赵王为难了粮食,要不要哥几个撑撑手啊。”

正堂大厅,有一张主位,八张檀木太师椅。

长沙郡威风赫赫的卢老爷,在这个地方,只配坐在门口末席。

他富态的脸上,眼睛眯的很小,和蔼的道,

“也没什么大事,刚刚跟老李也说了,这个粮税今年确实不如往年舒服。”

“这赵王办的可是大事,要不咱们几个,忍忍得了。”窦族老假意有点怕周云,实际煽风点火的道。

“胡扯,他办他的大事,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但赵王这个粮食如此收,那就是不行。”

正堂中,两侧八张座椅有七人在,

老少都有,年纪最大的是窦家,最小的是卢家。

末席位置,卢家少年,英才俊朗,风度翩翩,

此人乃圣昌二十五年的文魁,卢家本族,卢俊臣!

卢俊臣是小字辈,进来之后很低调,听的多,说的少。

正当大伙说的兴起时,正堂屏风后,

一位身着金线仙鹤华服的中年老人,大马金刀,虎虎生风而来。

这是崔家本族的九爷,是崔家族长第九子,当朝右丞相崔中书的大舅哥。

随着北疆大政官崔中书归来,且位列中枢丞相,

崔氏取代了过去的裴氏,成为新的首领。

过去都是在吴郡对账,今年才搬到了建业。

崔九爷出来,那就是对账开始了。

正堂座椅后面,是十六位衣裳纱薄的娇美丫鬟,

丫鬟后面,几十个账房算盘打得啪啪响。

这些都是江南算账高手,但此刻依旧冷汗直流,压力巨大。

因为这些数目太大了,但凡算错一厘,

那所造成的银钱纰漏,都是足以灭了他们全家。

算盘在响动,堂中人也没闲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随着正堂渐渐喧嚣,大伙笑嘻嘻的说起了一些怪事,

但这些怪事,都是定人生死之事。

“长帮有个叫阿全的,听说牛气啊,算的上一条好汉。”

“长帮?那不咱小侄子的地头,阿全是吧。他竟敢污了哥哥的耳朵,过几天就让他变成一条狗。”

“老李,咱可没那个意思啊……哈哈!”

正堂中,几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

在他们眼中,这江南的百姓生计、帮派争斗,

不过是一场游戏罢了,随他们摆弄的游戏。

而他们,就是这场游戏的主宰者。

某一刻,嬉笑的崔九爷,忽然脸色一变,假装惊讶道。

“哎!这老裴怎么不来,真是小肚鸡肠,若是椅子他不要,就叫人端走了。”

“万万不可!”

一直没有开口的卢俊臣说话了,他小心的行了楚礼,压低声音道。

“五姓望族同气连枝,裴家中枢力量没了,但在地方上,根深蒂固,咱们的规矩不能坏。”

五姓望族为什么强?是因为他们能决定别人的命运。

一个官员,如果是他们的人,就会在受难时有人做主,想升官时有人牵线。

反之,如果跟他们不对付,五姓望族官员势力庞大,众口铄金,有的是办法让对方苦不堪言。

圣武皇帝跟赵王没来之前,任何四品以下的官职,没他们点头,对方是坐不稳的。

这也是大楚天下,大量宗族花千金娶五姓女的原因。

但五姓望族内部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互帮互助。

今日裴家势力衰退,崔家若赶尽杀绝,那就是坏了规矩,今后五姓就要拆了。

短期来看,大伙得利,长期来看,那就是愚蠢至极的行为。

“那行吧,咱也不坏规矩,你们让他把利益交出三成。”

正堂主位,崔九爷吃人不吐骨头,

他不经意的一句话,裴家就要损失几十万贯。

只是裴家抵抗不了,如今,崔氏如日中天,

右丞相崔中书锐不可挡,连甲兵都快控制过万了,其势力远超昔日的裴温。

今个裴老爷不来,绝对是正确的。

若是来了,那就是远远不止三成。

“今日既然大家都在,那就议一议‘国策论’的事吧。”

“议特么个鸟蛋!!!”崔九爷话一出口,李氏宗族长立刻口吐芬芳。

正堂里,大伙也是群情激奋,脸色严肃,对此事持反对态度。

其实国策论之事,早已经在江南地区,不,甚至大楚天下,都议论纷纷了。

将原有的人头税、菜捐、米捐、路捐……等等税收一律废除,

从此之后,大楚只按田亩收税。

这怎么行?

赵王他怎么敢提这个?

这就是要掘他们的根,要他们的命啊。

就长沙郡卢家,在堂中实力最低,他都有十几万亩地,

若是年年交十几万两,那简直就是对不起祖宗。

崔府正堂,金碧辉煌,华贵至极。

主位之上,崔九爷淡然的喝了口茶,随意道。

“那这样,咱们就算是说定了,这次必然要让那个鸟王,知道五姓望族的厉害。”

“不过,周云毕竟跟咱妹夫有旧,还得要请示一下崔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