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南北两大野战军(2 / 2)

楚兵 一代神坑 3638 字 1个月前

兴许是意识到说错话了,李信后退,板板正正的站好,

他鸡贼的推推手,笑着示意赵王周云开口。

下一刻,大楚赵王转头,对着传令兵喝道。

“叫他在巨野大营等,他不听?北线野战军十万精兵……叫我们南线怎么打?”

周云咆哮之后,叹息一声,在营房中无奈踱步。

王台村战场,五万多楚军精锐恢复战力后,

听闻南线竟然击溃了徐州十万大军,这下全坐不住了。

在他们眼里,平定中原的大仗肯定没多少了,

东楚圣清皇帝主力军这块肥肉没了,宋国登封大营,他们说什么也要上。

加之孟百川一直就看不起保爷,这会对方名震天下,他哪里受的了。

于是乎,综合了阳城侯霍同、四郡宗族兵、东征主力军的想法后。

赵王周云大手一挥,楚国在河南成立两大野战军,

南线野战军以十三营、十四营、十五营、十七营为主力,

汇合东楚投降的上官弘等部、宗族兵马,合计十二万人,

武川镇名将李保担任大都督,负责攻伐东楚。

北线野战军主力是玄武军、十八营、十一营,

汇合楚军王台村精锐,洛阳六万援兵,

加之各地赶来的楚军兵卒,合计二十余万人。

玄武将军孟百川担任大都督,负责攻伐宋国。

这两支兵马的强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南线只有二万不到的北疆精锐。

北线战场能战的部队接近十万,还有大量的郡兵、宗族兵,可谓兵强马壮。

“相公,妾身估计,是孟将军压力太大了,毕竟大楚五成军力在他手里。”

不知何时,李娘子身覆朱红绣花山文甲,端着鸡汤跟吃食过来了。

她三分素雅,七分带俏,显得心情很好,

只是路过大孝子身边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青砖屋外,斜风带雨。

周云一边批改奏书,一边享受李娘子喂得的鸡汤。

某一刻,周云眼里闪过精光,抬头对着传令兵道。

“命十四营王武,前往巨野,入北线野战军序列。”

“另外,将本王的金令给刘庶,见此令如见本王!”

登封战场,周云闭着眼睛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刘庶的威望,不足以压服孟百川,这才让大军出现了漏洞。

宋国军师的兵家能力,不一定赢得了阿骨部军师刘庶。

如此大的优势,战场上还出现了失误,可见纰漏有多严重。

孟百川不算是良将,最少不是指挥大军的良将。

实践证明,他不能担当一方战场主将,今后,他统兵的机会已经没了。

其实登封输的难看,还有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楚军变弱了。

中原大胜后,楚军攻伐天下已成大局,

兄弟们都在抢攻,谁还愿意拼命呢。

战场上,实力高低,可是容不得一点花哨。

强就是强,弱就是弱,

部分北疆精锐部队,也许昨天能碾压宋军,但今天怯弱了,可能就不是宋军的对手了。

这是一个势力,由小到大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只是看它弱化程度的快慢而已。

所以王朝初期的成就,很多时候,比的就是时间。

绝大部分的战争,都是在新统一势力,前二十年完成的。

---------------

高坡老树飘风雨,楚王营房燃火烛。

夜幕降临,天穹如墨。

周云拿起豪笔,在案头上书写,这是给圣武皇帝的信件。

“中原地区,税制问题很大,穷者纳税无余粮,达者仓屋硕鼠肥。

不纳税的官员很多,而纳税的地主,变着法逃税的更多。

最近几日,本王已经杀了不少乡绅。

更可怕的是,军中斥候绕过皇城司才发现,

大楚收纳粮食的监官,明码标价,公开收取贿赂。

粮食掺沙子、掺树枝,更有甚者加入泥土,逃税手段层出不穷。

中原的战事总体很顺利,本王有绝对的自信,灭宋灭东楚。

大哥准备粮草即可,兵马不要再派了,

孟百川暂时不统大军,刘庶的实力大哥知晓,北线大可放心。

巨野战场,有杨猛、霍怀安、王武,三员大将盯死大鹏铁盖,料想不会有大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