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咕咚……”
赵佶将盏里的酒水一饮而尽,她擦着嘴角的酒渍,气呼呼道:“这群狗东西,实在是太过可恨了,我平日里与她们一起共治天下,待她们不薄,可她们却想另立新君……”
潘金莲看着面前满脸郁闷的佳人,不禁笑了笑:“你也无需太过生气,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况,并非是个别官员道德有缺陷,而是一个王朝的规律所指。”
“王…王朝的规律,此话怎讲?”
赵佶听到这个陌生的词汇,她白皙的俏脸上,都不禁露出了一丝疑惑。
潘金莲放下手中的酒盏,开口解释道:“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在治愈这种疾病的同时,药方也会有着其他的副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
“一个国家的制度,自然也是如此。”
“由于大唐安史之乱带来的破坏,实在是太过恐怖了,从盛唐时期的八千多万人口,剩下不到一千七百余万。”
“自秦汉以来建立起来的一切秩序,礼法,彻底的崩溃,整个中原大地陷入一片炼狱之中。”
“大宋看到了武将失控后引发的后果,从此对武将不断打压,想要与文官士大夫一起治理天下,来重建秩序。”
“在重文轻武的政策之下,武将慢慢被压制了下去,彻底解决了军阀割据,与朝廷对抗的问题。”
“但同时又引发了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
“外部的割据没有了,内部的侵蚀开始了。”
“这些通过科举选拔上来的文官士大夫们,利用自己特权的身份,不断的兼并土地,以权谋私。”
“回到家乡后,利用自己的威望,与地方上的官员相互勾结,逐步垄断了土地,控制了人口,掌握了说话的笔杆子。”
“甚至,她们还逐步影响科举的公平,私下泄露考题。”
“这些士大夫们不仅仅是地主,同时还是学阀,这就导致了士绅地主与文官,相互依存的关系。”
“彼此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慢慢侵蚀王朝的根基。”
`“再加上大宋重文轻武的政策,这就会导致朝廷的权柄,正在慢慢朝着文官士大夫那里倾斜。”
“当她们手握笔杆子,控制钱袋子,看到朝廷的兵马一败再败,皇帝手里的刀子不够锋利的时候,心里自然会慢慢产生自己的想法。”
“尤其看到皇帝想要土地改革,触碰她们利益的时候,这些士大夫自然会生起私下扶持叛军,另立朝廷,扶持一个听话皇帝的想法。”
赵佶白皙的额头上都冒出了一层冷汗,有些庆幸道:“还好潘公子及时带领义军前来相助,帮助朝廷拿下了山东的梁山,河北的田虎。”
“靠着刀剑的锋利震慑住了,朝中的这些士大夫们,否则指不定她们搞出什么事情来,万一有人想要效仿司马懿搞政变,我性命危矣。”
“有这样一把锋利的宝剑在手,我大宋无忧也……”
潘金莲看着面前满脸庆幸的佳人,忍不住给她泼了一盆冷水:“不,就算宋江,晁盖她们再怎么努力,武将依旧无力抗衡,她们会被文官士大夫踩在脚下,原本属于皇帝的权柄,将会被文官们逐步接管,没有她们的配合,皇帝连去地方查账的权利都没有!”
“为…为什么?”
赵佶端庄秀雅的俏脸,都不禁愣住了。
毕竟哪怕是被宦官,外戚控制的朝廷,随着皇帝年纪慢慢长大,依旧有夺权回来的希望。
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士大夫,怎么可能永远的架空皇权,比外戚,宦官还要危险,这想不通啊。
潘金莲淡淡道:“因为大宋不可能永远打仗,但是却必须重复科举选拔。”
静。
死一般的寂静。
赵佶朱唇微微张,美眸一阵呆滞,她只感觉浑身一阵战栗,手臂上都冒出了一层鸡皮疙瘩。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道出了问题的本质啊。
道理也很简单。
如卢俊义这般骁勇善战的武将,终究有老去的一天,太平盛世里选拔出武将人才的几率,远远比不过战场上的武力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