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兖州世家大族的心思(2 / 2)

此战过后,兖州的形势瞬间颠倒,原本应该两败俱伤,曹操险胜后,兖州豪族们出来主持大局。

没想到曹操在吸纳对方后,瞬间实力大涨。

他从黄巾军中将精锐挑选出来,改编为强大的青州兵。剩余的老弱病残则成为屯田的百姓,为军队供应粮草。

青州军也成为一支在乱世之中能自给自足的军队。

本来曹操相当于兖州豪族的附庸,事事都要与本地豪族们商量,最多相当于合伙人。

但是现在曹操在收编青州黄巾军后,个人的实力都在兖州达到了巅峰,百姓们也认可这位新的兖州刺史。

曹操手握青州兵后,立刻变得强横起来,不想继续给兖州豪族打工,在荀彧的建议下,他决定将兖州彻底作为自己的地盘,想要将整个兖州掌控在自己手中。

这时曹操只是与兖州豪族们因为权力、利益分配不均产生了矛盾,还没有达到对方需要背叛的地步。

毕竟一旦开弓就没有了回头路,但是之后发生了几件大事,开始让兖州豪族充满了不安,最终与曹操拔刀相向。

第一件事,曹操开始在兖州大量提拔寒门为自己效力,虽然“唯才是举”的口号是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1年)的《求贤令》中出现,但是这个时候许多兖州的寒门子弟还是聚拢到曹操的麾下。

这是一股相当不容忽视的力量,程昱、毛玠、乐进、于禁、满宠、典韦等人都是这个时期被曹操从底层提拔上来的文吏或是武将。

他们也都在后面的兖州大绝境中帮助曹操成功翻盘,特别是程昱,没有他协助荀彧守住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并成功劝说范县县令靳允守住本心,后果将不堪设想。

曹操大量提拔寒门,其目的除了尽最大可能为自己选拔人才外,就是打压世家大族掌握权力的空间。

这个时代,世家大族通过察举制垄断了人才选拔渠道,并借此掌控各郡县的重要职位,以此达到掌握地方大权的目的。

曹操此举,让本地的世家大族看到未来本地郡县官吏的职位将会与寒门竞争,开始渐渐不安起来。

第二件事,曹操在收编百万青州黄巾军及其家属后,开始任用枣祗大规模进行屯田了。

刚开始还是将因战乱而变成无主荒芜的农田收归兖州政府所有,但是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农田开始捉襟见肘。

曹操于是将主意打到了地方豪族上,他“重豪强兼并之法”,加重了惩处豪强兼并土地的法令。

在损害了兖州众多豪族利益后,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皆回到了故乡,开始成为屯田的百姓,史载:“百姓喜悦!奔走相告!”

第三件事,也就是兖州豪族决定背叛曹操的导火索,曹操杀人了,杀的还不是一般人,而是兖州名士、大儒边让。

就这和当初袁术杀少府阴修失去了南阳世家大族的支持一样,这一次兖州世家大族开始彻底站在了曹操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