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宗李湛是小孩儿心性,喜欢游猎、打球这些户外剧烈运动,健康状况非常好,对善长治疗头疼脑热的郑注并不怎么感兴趣。因此,从这一年起,《资治通鉴》中暂时失去了郑注的影子。
好在敬宗即位两年,便被宦官所害,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文宗李昂继位。
等到郑注再次现身,已是九年后的太和七年(833年)七月。
时任邠宁(今陕西咸阳彬州)行军司马的郑注,因倚仗王守澄权威卖官鬻爵、狐假虎威,引来朝臣严重不满——看起来这些年里他也一直没闲着——纷纷上疏指责,文宗听后极为反感。
侍御史李款借机弹劾郑注,称其内通宦官、外连朝臣,贪赃索贿、干涉政事,昼潜夜出、操弄权柄,人们对他敢怒而不敢言,应将他交付法司严办——这个罪名可不小,杀头灭族都够了。
王守澄此时已高居神策右军中尉,虽然权势滔天,但看到群臣这副激愤的样子,也怕郑注为他们所害,索性将其接到军中保护起来。
神策左军中尉韦元素,以及枢密使杨承和、王践言三大权阉,因看不惯郑注的张扬作派,又因他抢占了自己的风头、利益,对他也极为反感。
左军将领李弘楚找到韦远素说:“郑注此人奸猾狡诈,倘若不早点将其根除,一旦让他羽翼长成,必成大患。我准备以您身体有疾为由,将他骗到左军,届时只要您使个眼色,我就将他拉到外边乱杖打死。天子如果过问,我们就说是为国除奸,天子又怎会怪罪!”韦元素深以为然,让李弘楚依计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