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昏君在,佞臣出(4)韦路合流,沆瀣一气(2 / 2)

大唐气象 贪狼木 734 字 6天前

不久,刘瞻就以同平章事身份,外任荆南节度使。名义上“使相”双兼,实则在朝堂上失去了话语权。

温璋则被贬为振州(古地名,在今海南三亚西北)司马,振州距长安足有三千里之遥,贬黜到那里恐怕今生也不会再有归期。

温璋怨恨之下服毒自尽,死前长叹:“生不逢时,死何足惜!”

这一以死抗争的行为彻底激怒了懿宗,让中书省颁布了一道措辞严厉的敕令:“温璋如若没做坏事,何至如此!实在是恶贯满盈、死有余责!着令有司将其尸身暂埋城外,经皇上恩准后方可下葬。以此昭示天下,震慑奸邪!”

九月二十日,与刘瞻关系亲近的若干高级官员,如右谏议大夫高湘、比部郎中杨知至、礼部郎中魏筜等,全部被贬往偏远的岭南任职。

这还不算完,韦保衡又伙同路岩,诬称刘瞻与医官勾连,误投毒药害死公主。

九月二十七日,刘瞻被贬为康州刺史(今广东德庆)。

翰林学士刘畋对此义愤难平,在起草罢免刘瞻相位的奏疏上写道:“安于几亩居宅,还不是自己所有;拒绝四方贿赂,只怕让人知晓。”

路岩皮笑肉不笑的说:“你这是在表彰推荐他啊!”

刘畋由此被贬为悟州刺史(今广西悟州),御史中丞孙瑝由刘瞻所荐,也坐罪贬为汀州刺史(今福建长汀县)。

路岩与刘瞻矛盾很深,刘瞻被贬到康州他仍不解气,仔细翻阅大唐的《十道图》(相当于全国地图),看到欢州(今越南境)距长安万里,再次将刘瞻贬为欢州司户,其阴狠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路岩与韦保衡,一个钻营有道,一个后台强硬,配合的相得益彰,真可谓权势滔天。

只是身为小人的他们,合作共事的前提永远是利益!当共同对手被逐一消灭,为了争夺权势,他们之间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罅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