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昏君在,佞臣出(2)靠钻营起家的年轻宰相路岩
路岩,魏州冠氏人(今山东聊城市冠县)。其父路群是文宗时期的中层官员,官至中书舍人(正五品,相当于地市级领导),为人纯良低调有涵养,官声、口碑都不错。
在这样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路岩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熏陶。他自幼聪敏过人,且文采出众,于宣宗大中年间高中进士,官拜屯田员外郎。
照此节奏正常发展下去,他官职超越老爹,弄个正四品、甚至从三品的官爵理应不在话下。但他不满足于这种慢慢来的节奏,而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
任职不久,他便申请出京调往淮南,在时任节度使崔铉手下担任幕僚。崔铉曾是武宗、宣宗时期的宰相,文韬武略俱佳,诗写不错,人品也很好。
年轻上进的路岩在崔老师这里表现的非常优异,以至崔铉对这位年轻人欣赏有加,逢人便夸路岩,他日必为宰辅。
果然不出崔铉所料,经过岗位历练的路岩从淮南离开,调入朝中出任监察御史。此后的他,一门心思混迹官场,十年之间没再离开过长安。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懿宗即位后的咸通五年(862年)修成正果,做上了宰相,年仅三十六岁!
要知道,不论哪朝哪代,宰相这一位置,都是人臣很难企及的巅峰。
在此之前的大唐历任宰相中,大多都是五十左右任相,四十出头能做上宰相就已是很年轻了。四十之前官至宰相的,只有中宗时的崔湜,以及德宗时的陆贽,任相刚满三十八岁。路岩由此超越二人,成为大唐史上最年轻的宰相!
当未卜先知的崔铉得闻此事后,又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路岩这么早便成为宰相,不知将来他何以终老!”
这些年的岗位实践,使路岩对官场套路洞若观火,对人心体察细致入微,尤其精通钻营贿赂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