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戍卒作乱,庞勋扫荡江淮(2)朝臣短视,庞勋坐大(2 / 2)

大唐气象 贪狼木 1173 字 5天前

“大丈夫与其自投罗网让天下耻笑,还不如戮力同心,拼死一搏去求取富贵!何况城中将士都是我辈父子兄弟,我们在城外举兵,他们一定会于城内接应。然后遵照王智兴将军旧例,五十万赏钱翘首可得!”

众人这六年里饱受颠沛之苦,对徐州官员早已怨恨满怀。听了庞、许二人的话群起响应。但造反这样的事,也不是谁都可以接受,赵武等十二人想要逃跑,被当场抓获。

庞勋将他们全部斩首,派人把首级送给了崔彦曾,谎称:“我等远戍边防六年,一直记挂家乡。赵武等人心怀叵测,趁着人心不稳萌生奸计,想要挑唆大家作乱。将士们既已受到朝廷恩赦,自然不会跟随,现将他们诛杀以示诚意!”

崔彦曾看着十二颗血淋淋的人头,感到事情似乎没有那么简单。遂把送首级的使者抓起来拷打,得知了真相。

庞勋见崔彦曾没有反应,又派人送去一封信:“将士们自感身负罪责,各自忧虑难安。现已到达符离(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就要接近州府仍未解除武装,是因为担心遭到尹戡、杜璋、徐行俭三人陷害。恳请免去他们职务,用以安定人心,并请为我们单设两座营寨。”

此时,戍卒距徐州仅有四驿之地——古时每座驿站相隔三十里,四驿约为一百二十里——徐州阖城恐慌。

崔彦曾召集众将商议,大家有感于武宁军这些年所受歧视,不禁流泪哭泣着说:“以往只因银刀一军凶悍,致使我们全军蒙受恶名。受到他们牵累无辜被杀流放的人,沉冤呼痛的声音至今未绝。现在桂州戍卒如此猖獗,一旦听任他们入城,势必全城肝脑涂地!不如趁他们远道而来,身心疲惫之际发兵进袭。我逸而彼劳,战无不胜!”

崔彦曾犹豫不决,团练判官温廷皓劝道:“安危与否,就在眼前;成功失败,取决今天。打他们有‘三难’,但不打则有‘五害’:”

“皇上已经赦免了他们,我们擅自诛杀,这是一难;”

“率领他们的父子兄弟去打他们,这是二难;”

“他们都是徐州人,诛杀起来牵连必多,这是三难;”

“然而,他们戍守一方却擅自归来。如果不杀,戍边将士群起效仿,我们如何制止,这是第一害;”

“动辄杀掉一军之首,今后谁还敢号令士卒,这是第二害;”

“所过之处一路抄掠,擅自购置武器装备,招纳藏匿亡命之徒,胆大妄为,穷凶极恶。这样的人都不诛讨,将来何以惩恶!这是第三害;”

“军中将士都是他们亲属,银刀余党藏匿山谷,一旦里应外合,该如何抵挡!这是第四害;”

“胁迫军府,要求诛杀尹戡等军府官员,又要自成两营。顺从他们,银刀军之患就会重起;不顺从,他们便以此为由借机作乱!这是第五害。”

“希望您能避免‘三难’,杜绝‘五害’,早日定下计策!”

温廷皓这番说辞非常充分,说服了崔彦曾。但看似堂皇的理由,却忘掉了最为关键的一点:到底是谁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是你徐州军府不守信义在先,该轮换时一拖再拖!难道尹戡他们三人不该承担责任吗?难道身为徐泗观察使的崔彦曾不该承担责任吗?

统治者一定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与角度考虑问题,在他们眼里,这八百名戍卒不过是一粒微尘,谁又会在乎微尘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