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南诏入侵之血战安南(4)假传捷报名将徒有其名(1 / 2)

大唐气象 贪狼木 900 字 4天前

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诏入侵之血战安南(4)假传捷报名将徒有其名

咸通四年(863年)三月,南诏在夺占交趾之后,又集结重兵进犯左、右江地区,向邕州(今广西南宁)方向席卷而来。

岭西节度使郑愚惊惶失措,上疏自称他是儒臣,不懂得行军打仗那一套,恳请朝廷尽快派武将前来。

这样的庸臣,在晚唐一代比比皆是。他们平时挖空心思觊觎官位,提职时从来不说自己能否胜任。一旦国家有难,便要穷尽理由拔腿开溜。

朝廷眼见安南已失,如果听任邕州再被南诏所夺,整个岭南恐怕都将不保。于是急忙征召义武节度使(驻河北易县)康承训入朝,准备让他接替郑愚。

康承训将门出身,年已五十开外,长期在天德军戍边(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作战经验。

但有经验未必一定能胜任,南诏地形远异于西北地区一望无际的戈壁平坡,南诏军队也与善于骑兵驰骋的吐蕃、回鹘不同。

康承训只是一介武夫,悍勇有余而智谋不足,虽也屡立战功,但战法过于保守。让他到陌生的环境,去应对陌生的敌人,显然高估了他。

康承训如期抵达京城,诏令他为岭西节度使,并从荆、襄、洪、鄂四道,征调万余军队与他同赴岭南。

因安南领土已失,朝廷下令废除了安南都护府,在海门镇(广西玉林博白县东南,具体位置有争议)设置了“行交州(越南河内西北)”,由右监门将军宋戎为行交州刺史,康承训兼领安南及诸军行营。

不久,又在海门镇恢复了安南都护府建制,由宋戎出任经略使,从山东征发万余军队镇守。

当时,自内地赶来支援安南的各路军队都集结于岭南。朝廷从江西、湖南筹措来的粮食逆湘江而上,由于路途转运艰难,耗时漫长,军中普遍缺粮。

润州人陈磻石提议,修造可容纳千斛粮食的大船,自福建渡海运送,不到一月即可抵达广州。照此办法实施,可满足军中要求。

朝廷采纳了这一意见,然而当地官府却打着招募民夫的旗号,抢夺商人船只,将他们的货物随意丢弃岸边。船只在海上一旦遭遇风浪沉没,官府便将船夫拘押起来,逼迫他们赔偿。本来挺好的一件事,反倒惹得沿海渔民叫苦不迭。

转眼一年过去,康承训仍未到任。

咸通五年(864年)正月,南诏又向西川所属嶲州(四川西昌)进犯,被刺史喻士珍击败。诏令征调五千神策军,会同当地驻军戍守。

任命曾参与剿灭浙东匪首裘甫的容管经略使张茵为交州刺史,向海门镇增补兵员二万五千人,令张茵统率进攻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