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若不退兵,我第一日踢他两脚,第二日踢他四脚,第三日踢他八脚,你们要是不要他的性命,你们尽管拖延。”
说罢摆手让府兵先把二人带下去,分开看管。
清客门人头一遭发了这么大的脾气,都诧异不迭。
几个门客涌上来皆问道:“太守何故突然发这样大脾气,那二人的亲爹是马太守的左膀右臂,咱们扣住他,可不是激他打仗么?咱们手里的兵不足,怎么好和马家的兵抗衡?”
梁山伯见齐太守正气守民,心中激动之情奋涌,倒头先给齐太守叩了几个头。
朗声谢道:“齐太守爱民之心下官和乐同县的百姓铭记在心。下官回去便给齐太守立个长生牌位,让百姓永远铭记齐太守的恩德。”
齐太守往日清谈政事,见书上尧舜禹汤,文武周孔这些大德之人,济民卫道流芳百世。
今有马家在自己地盘屯兵侵田,自己也要效仿文武周王作为一番。
再说,马家的两个人都被自己的府里的人打成了这样。两家已经为敌,不如一硬到底。
自己出身比马牧之强的多,江州临江富饶,地广田富,自己难道还打不过马牧之?”
遂他横了心硬要把马家赶出江州,自己也有受万民敬仰。
见门人清客发问,他挥着袍袖道:“马家在江州的兵不多,不足为惧,我也是先礼后兵,他们若不出来,我自会发兵去缴。
难道你们心中认定本官不及马牧之么?”
齐太守扫了一眼他们众人,见他们欲言又止,羞手羞脚,皱眉不语。
心道:“越是这样,本官越是要给他们看看本官的厉害。”
清客门人见其太守这般执拗,有的心中佩服,有的怕和马家起战事,已经准备带家眷逃了。
梁山伯见太守此刻豪情万丈,趁势激动道:“大人不如此刻就出兵到乐同,把马家逼走。
若他们不肯,到可以兵民一心。给他们来个瓮中捉鳖,给他们打出江州。”
一时间堂间,熙熙攘攘众说纷纭。
按常理齐太守和马家已经要翻脸了,梁山伯的这样关门打狗的方法是上策。
堂上门客都认为这个主意甚好,派兵去了,赶走马家也算是扬名了。
不想齐太守口风大转,徐声道:“梁知县所言太过激进,本官派给你二百人,再带着那陈福寿一起回去,把马家赶走就是。
本官秉着爱民之心,不愿起战事。”
梁山伯和堂上众人听太守只出二百人驱赶马家几千人,都瞋目结舌,哑言惊惧。
还想再劝,不想齐太守说罢抬手,让众人不必多言,点出二百人,明日跟着梁山伯去乐同县。
那些兵丁虽然心有不甘,可当兵的只有听命的道理,不能挑剔,只好领命。
梁山伯胸中本是一腔热血,关键时刻,齐太守却只拨给自己二百府兵,让二百退马家虎兵,简直天方夜谭。他血都凉了一半。
齐太守这一步棋走的,如隔靴搔痒亦像去摸老虎屁股。
见齐太守要走,梁山伯道:“齐大人请留步,下官有事相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