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事故的核心区域(2 / 2)

于是,一人一机甲,便开始朝着事故的核心区域去。

......

“我需要尽快确定事故原因,按现场情况推演,怀疑他们在破解核反应堆的能量转换机制时,没有掌握核心的能量稳定算法。常规核反应堆的能量输出相对稳定,而我们的核反应堆采用了量子纠缠态下的能量调控技术,能量波动极为复杂且微妙。他们在尝试复刻时,无法精准控制量子层面的能量涨落,导致能量失衡。

再加上他们使用的是阉割版的悬浮球,这类悬浮球缺少对辐射吸收饱和度的智能调节机制。当辐射量超出预期,悬浮球持续吸收却无法有效转化或存储,最终因吸收过载而引发了链式反应,进一步促进了爆炸。” 贾维斯跟会议室的众人解释着。

李奥听到了一个自己熟悉的名词“量子纠缠态下的能量调控技术”,当时自己第一次见证机甲核反应堆的时候,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失控了,要不是因为贾维斯设计的各种保护措施,估计自己已经引发世界级别的灾难了。“想倒是想周全了,但这里面的风险仅仅靠那些个悬浮球是肯定不够的。”

这些个悬浮球,从岛国战役结束后,便肩负着一项极为庞大且意义深远的使命。

这项宏大且意义非凡的悬浮球工程,由华国凭借其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牵头引领,LY 集团则作为技术核心支柱,毫无保留地贡献出顶尖科技,在各国齐心协力的配合下逐步推进。工程起始于岛国周围的海域,以岛国为原点,向五大洋的广袤水域延展,开启了一场持之以恒、不知疲倦的使命之旅。悬浮球宛如一位忠诚的海洋卫士,又似一个永不停歇的吞噬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持续作业,专门针对那些核废料所产生的辐射物质展开清理行动。

悬浮球所采用的能量转化技术,实则源自贾维斯的精心改良,确切来说是阉割后的版本。李奥做出这一决策有着深远考量:一方面,核心技术的珍贵与敏感性,绝不愿意看到 这项的核心技术轻易泄露,沦为他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另一方面,考虑到当前人类科技水平参差不齐,贸然将过于超前的技术全盘托出,恐会让各国因难以理解和接受 LY 集团技术的先进性,从而引发恐慌与混乱。

毕竟,人类的本性中,对未知事物往往怀有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一旦被放大,极有可能引发难以预估的麻烦。

当悬浮球接触到核废料散发的辐射时,其内部的量子级能量转换装置便迅速启动。装置中的特殊材料能够与辐射粒子产生神奇的量子纠缠现象,借助精妙绝伦的物理机制,将辐射所携带的能量逐步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一部分用于维持悬浮球自身的各项功能运转,确保其能够稳定、持续地吸收辐射;

另一部分则通过前沿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被高效输送到位于沿海地区的能量收集站。收集站将这些电能妥善存储起来,经过一系列精密的变压、整流等处理工序后,顺利接入当地的电网,为周边城市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提供清洁、稳定的电力,切实将核废料的危害转化为造福人类的能源。

毕竟作为阉割版本,在整个工程体系中,悬浮球并非孤立无援。众多的监测卫星如同忠诚的守望者,环绕地球持续运转,时刻关注着悬浮球的位置、工作状态以及周围海域的辐射强度变化。一旦发现某个区域的辐射量异常升高,或是悬浮球出现故障,卫星便会以极快的速度将信息传递给地面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远程操控悬浮球调整工作模式,或是迅速派出装备精良的维修船对其进行维护,全力保障悬浮球的稳定运行。而在五大洋的关键节点位置,还设有能量中继站。

这些中继站不仅能够增强悬浮球与控制中心之间的通讯信号,确保指令的准确传达与反馈,还能对悬浮球传输过来的电能进行暂时存储和灵活调配,以应对诸如恶劣天气、设备突发故障等各类突发状况,确保整个工程的电力供应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