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要不要给里面掺沙子,乃至打散重组,这就是后面的事情了。
……
接受投诚之后,一番交接、布置安排,戚平波等人才进入剑门关内。
首议大事,姜老元帅便列席在戚平波之侧,之前被俘的哲别便没有这种资格待遇。
“姜老元帅,还请您传令,让剩余蜀军也投诚换旗吧。”
除了初战之时攻破的一座城池,中转山城,广元郡城,剑门关之外,广元郡尚有五座城池和些许军寨。
只不过因为抽调兵力,这些城池中只有零星蜀军,加起来也不到五千之数。
如今大势已去,这些零星蜀军又如何能抵挡明军攻伐,被攻破不过时间问题。
但挨个去攻伐毕竟是浪费时间,让姜伯约传令投诚最是省时省力。
“败军之将,岂敢称帅,任一偏将便知足矣。传令受降之事,老朽尚有几分薄面,应是不难,戚帅只管派兵接管便是。”
姜伯约拱手抱拳,十分配合。
“姜老元帅智勇双全,又经验丰富,任一偏将岂非让人笑话戚某无识人之明,无容人之量?便在军中任副帅之职,总参军事。”
虽然俞猷龙也是副帅,但谁说副帅只能有一位了?
总参军事,权职甚大,但毕竟得上有元帅同意,下有将领士卒执行才有用。
权力从来不是有了什么职位就一定有的,得有人听命,有人效死,这个权力才算真切踏实。
当然,虽说‘总参军事’不一定能全部落实,但也给了姜老元帅足够的信任、尊重。
“戚帅如此抬举恩待,姜某必效死命!”
姜伯约再次抱拳,一脸动容。虽有部分夸张表演成分,但多少也是有些真情实感的。
毕竟先前还是敌对,刚刚投诚就如此礼遇厚待,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
戚平波在面前行军地图所显化的沙盘上插上几枚小旗,肃穆说道:
“我军已据有淮南、关西、九原、广元、青川、盘蛇、流金七郡,外加横沙郡半数之地,有相当的战略纵深,手握二十万雄兵,坚守一年不是难事。”
久远之前,大汉、大唐还是鼎盛皇朝的时候,倒是曾经横扫对手,攻占一半以上地盘结束百国争霸。
但大汉、大唐都已经跌落成王朝了,近八百年来各国都是攻伐一年结束百国争霸。
所以前一种情况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至于二十万雄兵,最核心且人数最多的自然是明军,在戚平波和俞猷龙的率领下战损极小,仍有九万之数。
其次便是蜀军,剑门关、广元郡城、零星驻守的都算上,七万有余;
再次是编入陷阵营的元军降卒,还有一万五人马;
之后便是大蜀王朝附属国巴苴国和乌戈国,各有八千人马;
最后则是俘获的大申、大越、西欧国降卒,加起来有五千人马。
至于东瀛国,之前士卒们没收住手,尽数被杀,没有降卒。
攻伐广元郡第一座城池初战之时便提过,戍守士卒半数是蜀军,半数是巴苴国和乌戈国士卒,其中还有藤甲兵呢。
如今姜老元帅投诚,连带着巴苴国和乌戈国也归降了,他们的青川郡和盘蛇郡自然也算明军地盘了。
只不过青川郡和盘蛇郡面积较小,加起来也不足广元郡一半大小。
虽然此时还没派人接手,但戚平波已经把它们都算上了。
最后的流金郡则是原西瓯国的,也不算大。
所以戚平波才说手握二十万雄兵,虎踞七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