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哥萨克简史(1 / 2)

1878年,波斯恺加王朝第四代国王纳赛尔丁途径高加索,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欧洲访问。

此时,第10次俄土战争刚刚结束,携战胜之余威的沙俄军队,在客人面前举办了盛大阅兵,军队中的哥萨克部队军威雄壮,给波斯国王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位渴望振兴国家的君主当即表示要“以俄为师”,希望把哥萨克引入波斯。沙俄方面也视其为加强对波斯影响的良机,顺水推舟地遣人南下帮助建立部队。

发源于中亚的恺加王朝,继承了蒙古—突厥游牧民族的军事传统兵民一体的部落兵制度。

平时国王在中央仅保有一支数量不大的禁卫军。战时,国王会征调各地的部落和省督的兵力,而这些地方势力又要临时征兵。

这些临时征集的士兵并无固定的训练和编制,也无稳定的军事供给和薪酬,士兵个人激励很大程度依赖于战争中的劫掠,战争结束后他们又归兵于民。更重要的是,士兵并不直接听命于国王,而是效忠于各个地方酋长和乌理玛。

王朝对定居的农民和城镇人口的统治更为严密,他们贡献了主要的税收。而占人口2030的部落民则是帝国主要的兵源,部落享有高度自治权,拥有自己的土地、牧场、人口和军队。恺加王朝就是这样一个松散的部落同盟。

1879年的冬春之际,波斯哥萨克的首任指挥官,卡津别克子爵带着几十人的哥萨克军官团到达德黑兰,国王纳赛尔丁亲自为其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然而,波斯旧军的腐败弊端也在这位沙俄指挥官面前暴露无遗。卡津别克在日记里写道:

当国王骑马经过时,士兵都鞠躬致意。但国王骑出十步开外,士兵们就开始交头接耳。有些士兵甚至下马,从坐在地上的小商小贩那里买卖东西、甚至抽起水烟。

最早的400名“波斯哥萨克”也正是由这些人组成,这些士兵多出身于军事贵族世家,平日里素养尊处优,把新式军人必须具备的吃苦耐劳的品质视为下等人的行为,认为贵族只需骑马砍杀,且不屑于营中事务,内务要雇佣仆人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