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见得甘沉思不语,又道:“君子威武不屈,你年纪轻轻,做了自以为对的事情,不必担忧太多,路有千万条,君子之路,唯有一条,为师虽然担忧,却也欣慰,人生在世,何其难。”
甘如今白身一个,却敢向当朝宰相发难。
但是这条路又何其难?包拯岂能不知其难处?包拯三十年前的进士,什么苦活累活得罪人的活都干过了,连出使辽国这种差事都干过了,熬了这么多年,依旧是个三品,从未走进过权力心,朝堂为官?谁不想受人一声“相公”之称?
可见这条路有多难,这其包拯经历的东西,只有包拯自己知道,罢人的官,断人的财,杀人父母还要深的仇,也不知多少人在背后咒着包拯死,甚至也有人想方设法要让包拯死。
兴许在许多人眼,包拯是一条乱咬人狗而已。
包拯欣慰地点点头,说道:“道坚啊,为师初闻此事,本欲劝你一番的,。但是为师却并没有劝你,你可知道为何?”
“为师不劝你,便是怕今日这一劝,从此以后,你再也不敢秉公直言了,怕这一劝,从此你失了本心,怕你往后也成了一个油滑之人,若是你以后成了一个油滑之人,那我这个当老师的,岂不是把你教坏了?为师不劝你,更怕你把为师也看轻了,以为为师也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小人之辈。”包拯说出了内心之语,有没有那么一点为名声所累?
这种感觉,兴许多少有点“理想照进现实”的味道,兴许不是甘自己的理想,但却是任何朝代的百姓,对于官员的理想。
这种感觉,让甘有些怪,却是甘又能切身体会到的感觉。好似之前甘自己也没有把身为包拯弟子这件事情太过放在心。
陡然间,甘才发现穿越之后对于人际之间的情感,一直过于浮在表面。说直白一点,没有太过真诚,为什么会这样?
这一刻的甘,似乎自己也升华了一番。
“先生,老师,学生一定不负您的用心良苦。”甘这一语,由衷而出。
包拯这一辈子,太累了。